非职务发明创造

作品数:57被引量:5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冯晓青陶鑫良谭艳红谭龙孙兵兵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知识产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法学评论》《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职务发明性质之约定和职务发明报酬及奖励——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有关职务发明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33
《知识产权》2016年第3期3-13,共11页陶鑫良 
本文对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职务发明性质的界分及约定"与"职务发明创造的报酬与奖励"两个关键问题的立法安排提出了独立见解。认为立法应规定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但可通过合同约定其为非职...
关键词:职务发明创造 非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奖励 职务发明报酬 
我国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许可分析被引量:2
《科技和产业》2013年第8期135-140,共6页孙兵兵 宋赛赛 刘云 谭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03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030)
以2012年全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数据为基础,对我国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许可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给出了我国非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比重较小而许可比重较大的原因。
关键词:非职务发明 专利许可 特征 动机 
试论我国职务与非职务发明专利权的权属界定及其完善被引量:10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0-35,共6页谭艳红 黄志臻 
我国现行《专利法》对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界定不清及专利权统归单位所有的制度设计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鼓励发明创造的立法宗旨。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权利归属的相关立法...
关键词:职务发明创造 非职务发明创造 界定 权利归属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0年第5期46-46,共1页
企业欠薪员工离开不是旷工阿瓦提县的竺可宜咨询:我弟弟2009年4月受聘一家公司担任生产管理工作,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口头约定月工资2000元。2009年10月。
关键词:公务员 解除劳动合同 管理工作 用人单位 月工资 社会保障 事业单位 法律 非职务发明创造 阿瓦提县 
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首次超过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
《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2期5-5,共1页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结果表明,2008年国内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所占比例重达50.8%,首次超过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困扰我国知识产权界24年之久的专利申请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终于有了根本改观。
关键词:非职务发明创造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申请量 专利申请人 统计结果 
安庆市专利资助办法
《安庆科技》2008年第4期33-33,共1页
第一条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提高本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实施专利的积极性,优化创新环境,发展专利事业,促进科技进步,加快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根据《安徽省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制定本办法。
关键词:安庆市 专利保护 资助 知识产权 其他组织 外观设计专利 申请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 获得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专家纵论知识产权保护——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
《上海中小企业》2008年第7期9-9,共1页蒋丽珍 
发明创造是通过人的智力劳动获得的智力成果。因此,发明创造成果的归属问题在实践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正确界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关系到发明创造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关系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专利法的规...
关键词:非职务发明创造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申请权 纵论 专家 创造成果 专利权属 智力成果 
重估职工发明
《当代工人》2007年第16期30-31,共2页张启军 
在我国,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发明创造,通常被当作"职务发明"。专利权归企业,企业支付给职工相应报酬。但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多种因素,使得职工所得与其贡献相差甚远。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执行职务发明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探讨如何从立法...
关键词:非职务发明创造 专利权 新型国家 专利法 职工 专利申请权 设计人 职务发明人 报酬 外观设计专利 
孩子的发明被剽窃,我们应该怎么办?
《家长》2006年第6期25-25,共1页潘家永 
关键词:智力成果权 未成年人保护 非职务发明创造 罐头 剽窃 发明权 研制成功 开启 专利局 申请专利 
专利归属中的合同优先原则
《山东审判》2005年第5期99-100,共2页张英敏 张怀刚 
2000年新专利法第6条关于发明创造的界定引入了“合同优先原则”标准,对专利申请权利和专利归属做出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发明人与其所在单位的利益。然而学术界对该法条的理解仍存在分歧意见,对此笔者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合同优先原则 非职务发明创造 专利权人 发明人 新专利法 当事人 知识产权 专利申请权 意思自治原则 学术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