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送风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金星车得福刘银河白文刚王欢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燃烧科学与技术》《工程热物理学报》《能源与节能》《内蒙古石油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燃煤机组NO_x控制研究
《能源与节能》2015年第11期144-146,共3页贾昌明 陈瑜 曾智 刘壹州 
福州电厂5#、6#机组采用哈尔滨锅炉厂墙式切圆燃烧锅炉,自投产以来2台炉NOx生成量偏差较大,且5#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入口NOx浓度较高,通过调整一次风率、送风分配、改进配煤掺烧等方法后,NOx产生量有明显降低。介绍了福州电厂5#...
关键词:NOx 分级送风 风率 切圆燃烧 
300MW燃煤电厂锅炉等离子低氮燃烧器改造被引量:2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李强 张月光 张洪光 
金山电厂对原有燃烧器进行改造,采用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燃烧技术,依据防渣,稳燃,低NOx机理在炉内空间尺度上和炉内过程尺度上扩大或优化三场特性参数差异程度,达到更佳的预期功能。这次燃烧器的改造在防止结渣,降低锅炉...
关键词:低氮 分级送风 高稳燃性 
低氮燃烧技术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被引量:6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高商牛 
介绍了NO_x的生成原因与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控制技术,在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此次技术改造的思路,采用摆动式低NO_x双相燃烧器+外燃式燃烧器+墙式可调式燃尽风装置有机融合的墙式分级送风燃烧技术,对410 t/h煤粉锅炉...
关键词:煤粉锅炉 低氮 墙式分级送风 脱硝技术 
基于Fe2O3的煤化学链燃烧分级送风实验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第7期1243-1246,共4页吴家桦 沈来宏 肖军 郝建刚 高正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0610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项目(No.2006CB200302;No.2006CB705806);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No.2006AA05Z318)
为了缓解载氧体颗粒表面的烧结,本文提出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对空气反应器进行分级送风。以Fe_2O_3为载氧体,在10 kW级串行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进行煤化学链燃烧分级送风实验,探讨了一二次风的配比对两个反应器气体产物组成以及煤中碳的捕...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 分级送风 Fe2O3载氧体  
600MW超临界锅炉炉内分级送风比例对高温受热面热偏差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神华科技》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谢建文 黄启龙 杨红权 范卫东 
针对一台因高温过热器氧化皮大量脱落发生爆管事故的600MW超临界锅炉,进行了炉内分级送风比例对于高温过热器热偏差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炉内分级送风对于减小炉膛上部切圆直径、降低水平烟道内的热偏差...
关键词:分级送风 比例 热偏差 研究 
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数值研究
《黑龙江电力》2008年第3期178-180,184,共4页王少青 王海东 
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分级送风在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可行性,并通过现场的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对于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关键词:数值分析 氮氧化物 分级送风 六角切圆 
高速燃烬风系统在姚孟电厂4号锅炉上的应用被引量:1
《陕西电力》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张大勇 
介绍了高速燃烬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分级送风过程中对NO_x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分析了姚孟电厂4号锅炉工程实践中的设计特点,旨在为国内电力设计行业介绍一种新型的炉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技术方案。
关键词:高速燃烬风系统 分级送风 计算机流动模拟数值计算 增压风机 
400 t/h煤粉锅炉分级送风低NO_x燃烧数值模拟被引量:10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3期274-280,共7页刘霞 高小涛 肖军 沈来宏 章名耀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6.1对天生港电厂400 t/h燃煤锅炉分级送风低NOx改造进行数值模拟,给出原工况以及4种预改造工况下炉膛内的温度场和NOx的浓度分布,通过比较其降低NOx排放的效果、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q4、出口烟温等因素,预测分级风改...
关键词:煤粉锅炉 数值模拟 分级燃烧 NOx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性能及应用
《武锅技术》2003年第4期18-25,共8页周大庆 
本文对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场和气固两相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在分析中分别改变二、三次风的旋流强度,以考察各射流的调节特性。从中发现:三次风旋流强度的变化是影响回流区变化的主要因素;因为采用分级送风...
关键词: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浓淡燃烧 分级送风 稳燃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