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古生物学

作品数:22被引量: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群林丽庞艳春朱利东丛培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新闻》《地质论评》《化石》《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付巧妹:破译古人类基因密码
《创新世界周刊》2023年第7期57-57,共1页彭漾 
古猿何以演化为今天的你我?古人类有着怎样的基因密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付巧妹给出了答案。现在,付巧妹正着力打造一支能够始终保持前沿、在领域内位于世界前列的中国分子...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基因密码 分子古生物学 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研究团队 博士生导师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与人群演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8期9-9,共1页
近日,西北大学“天山地区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相关项目综合绩效评估。并被评价“在填补古基因组信息缺环及演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体现出创新性,带来许多此前未发...
关键词:青铜时代 古人类研究所 分子古生物学 贵霜 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西北大学 
用古基因组探索东亚人群的历史--记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付巧妹被引量:1
《中国科技产业》2021年第6期35-35,共1页赵怀玺 
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人类则在一天结束前的最后38秒时到来。然而这短短38秒间,我们祖先所经历的故事仍然是一团谜--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类心头,成为一群人不断追问答案的永恒命题。付巧...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实验室主任 五四奖章 分子古生物学 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团队开发 古DNA 
假如电鳗很早就灭绝了,生物学家能否通过其化石等推测出其可以放电?
《东方企业家》2016年第7期15-15,共1页
古生物化石只解决古生物形态的问题,如牙齿结构及与之相关的食性(牙齿结构与食性相关,偶尔还可以发现胃容物残留化石,粪便化石也可以很好的帮助解释这个问题)、体型、结构、是否披毛等,分子古生物学可以进一步帮我们还原毛色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习性 分子古生物学 生物活体 生物形态 啮齿动物 猫科动物 硬体 
湘西北张家界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镍钼矿层生物标志物的特征被引量:16
《地质通报》2011年第1期126-133,共8页黄燕 林丽 杨永军 马莉燕 李德亮 庞艳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4301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5122110013);中国石化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ZS-319)
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黑色页岩镍钼矿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分析。发现该矿层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征:①正构烷烃OEP(奇偶优势)接近1.0,无明...
关键词:分子古生物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牛蹄塘组 镍钼矿层 沉积环境 湖南 
苔藓动物的谱系发生位置与早期分歧时间(英文)被引量:2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第1期1-12,共12页郝家胜 孙晓燕 石庆会 杨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70,40202001);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伙伴团队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C104);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8110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70413131);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08040106811)资助课题
苔藓动物是后生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关键类群之一。作者基于冠轮动物38个代表种类的LSU和SSU rRNA组合基因序列数据,以二胚层动物为外类群,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触手冠担轮动物的系统树;同时,基于分子钟的...
关键词:苔藓动物 系统发生 分子古生物学 谱系年代学 LSU RRNA SSU RRNA 化石校准点 
谱系年代研究进展被引量:7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364-374,共11页杨群 丛培允 孙晓燕 马俊业 盖永华 李春香 郝家胜 夏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70);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伙伴合作项目;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20081107)联合资助
谱系年代学是结合化石记录和分子钟方法计算"生命树"(Tree of Life)上各分歧点时间的一个新兴交叉学术领域。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各类生物的起源年代和支系分化时间的确定可借助于部分化石记录和通过计算现生生物类群之间的遗传距...
关键词:谱系年代学 分子古生物学 宽松分子钟 生命之时间树 早期动物登陆 
网角海绵目(Dictyoceratida)谱系发育与形态发生分析
《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4期473-480,共8页马俊业 杨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57207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课题(06ZZ011103)联合资助
采用形态和分子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网角海绵目谱系发育和骨骼形态发生问题。根据11个普通海绵种的18S rRNA序列,结合11个形态与结构特征以及生化和细胞学性状,对网角海绵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网角海绵...
关键词:普通海绵纲 网角海绵目 谱系发育 形态发生 分子古生物学 
多足动物亚门主要类群的谱系发生与谱系年代分析——基于形态、化石和分子的综合数据被引量:4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4期407-421,共15页丛培允 盖永华 杨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课题(批准号40572070)资助
多足动物可能是最早入侵陆地环境的无脊椎动物之一。随着泛甲壳动物大类的确立,多足动物亚门的谱系发生问题已成为节肢动物研究中的焦点。基于表型性状的系统学研究中,多足动物亚门在节肢动物门中的系统分类和单系性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关键词:多足动物 节肢动物 分子系统学 分子古生物学 谱系年代学 动物登陆 
国际动态
《科技中国》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分子古生物学的突破性进展,全球34000多种野生植物被列为濒危物种,亚洲将成为受气侯变化影响最严重地区,科学家绘就全球最大植物多样性地图,世界首个新陈代谢系统计算机模型建成,南极冰架崩裂19种新海洋生物被科学家发现,6万年前走出非...
关键词:国际动态 分子古生物学 植物多样性 计算机模型 基因组草图 科学家 濒危物种 野生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