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拟青霉菌

作品数:14被引量:4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时亚琴王素英赵丽芳王海林赵蒙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森林病虫》《内蒙古林业科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林业厅资助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粉拟青霉菌菌种水浸保藏法及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林业调查规划》2012年第5期64-66,共3页贾丽萍 黄桂英 王宏勋 杨云波 
在常用传代保藏法的基础上,进行粉拟青霉菌斜面菌种及一级固体菌种增加塑料瓶,内加2/3的蒸馏水,选用棉球塞和白橡胶塞2种试管塞并用蜡封口的菌种保藏试验。结果表明,常规与水浸2种菌种保藏31个月后,水浸白橡胶塞斜面菌种培养基无干缩现...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菌种保藏 水浸保藏法 常规保藏法 毒力测定 
粉拟青霉菌菌株毒力复壮及其应用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西部林业科学》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赵丽芳 王海林 陈鹏 
云南省“九五”攻关项目《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监测和综合防治示范研究--子专题“粉拟青霉菌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研究”》(2002NG04)
对粉拟青霉菌菌株的毒力复壮技术和其复壮菌的应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不断的探索获得了粉拟青霉菌复壮用的Pf-Ⅱ号培养基,对其复壮菌株作室内及林间的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经复壮后的粉拟青霉菌菌株对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菌株毒力复壮 应用效应 
几种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生长及产孢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西部林业科学》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赵丽芳 王海林 
云南省九五攻关项目<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监测和综合防治示范研究--子专题"粉拟青霉菌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研究">(2002NG04)
粉拟青霉菌对小蠹虫等多种森林有害昆虫具有较好的致病性,但粉拟青霉菌的生存繁衍及对有害生物的致病效果均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针对温度、湿度、营养物质、pH值等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
关键词:生态因子 粉拟青霉菌 真菌生长与产孢 
粉拟青霉菌、莱氏野村菌防治松小蠹虫试验被引量:6
《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第4期109-111,共3页黄桂英 左天兴 任金龙 高兴忠 
为探索应用粉拟青霉素、莱氏野村菌防治松小蠹虫的效果,于2003年9月~2004年1月在峨山县双江镇、江川县安化乡进行了该2个生物药剂及其混合粉的防治试验.结果为害虫转梢率明显下降,蛀干株率、被害株率均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防治试验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粉拟青霉素 莱氏野村菌 
摇床速度、初始接种量和pH值对粉拟青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267-271,共5页杨斌 李桐森 柳成益 姚金鹏 吴天龙 
云南省"十五"攻关项目资助(2002NG04);云南省林业厅资助项目(2003092).
在25℃下同一种培养液中,研究了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初始pH值对粉拟青霉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拟青霉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摇床转速大于150r/min有利于该菌生长;接种量对菌丝最大产量影响不大,但是能够影响菌丝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接...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发酵条件 菌丝生长量 
二斑栗实象生活史观察及粉拟青霉菌防治试验被引量:3
《中国森林病虫》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孙绍芳 郭亚钢 唐永军 黄桂英 袁素蓉 冯文芝 
二斑栗实象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县 1a发生 1代 ,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是防治地下幼虫的最佳时期。 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是防治成虫的最佳时间。用粉拟青霉菌防治地下幼虫药效达 86 9% ,树冠成虫防治药效为 6 ...
关键词:二斑栗实象 生活史 粉拟青霉菌 防治 
粉拟青霉菌一级固体菌种的生产试验被引量:1
《林业科技开发》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黄桂英 左天兴 杨林 贾丽萍 
通过对粉拟青霉菌在一级菌种生产过程中的培养基选择、培养时间与发芽率、产孢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多项指标的试验研究 ,选择出最适合生长的一级固体培养基配方及最佳的培养时间 ,使一级固体菌种具备产孢早、产孢多、且投入二级进行固体发...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一级固体菌种 培养基 培养时间 微生物杀虫剂 发芽率 产孢量 
利用粉拟青霉菌防治板栗剪枝象和板栗二斑栗实象研究被引量:7
《云南林业科技》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孙绍芳 
西南林学院王海林教授"九.五"攻关项目项目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研究 ( 96-0 0 5 -0 4-0 3 )的研究成果
通过粉拟青霉菌对板栗剪枝象、板栗二斑栗实象的感病致死力 ,致病机制 ,致病力与土壤含水率关系的研究 ,以及用粉拟青霉菌防治板栗剪枝象和二斑栗实象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粉拟青霉菌是一种高效微生物杀虫剂。其田间防治板栗剪枝象、...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防治 板栗 剪枝象 二斑栗实象 致病机制 土壤含水率 大田试验 微生物杀虫剂 
不同条件下粉拟青霉菌的生长研究被引量:3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2年第4期19-22,36,共5页王素英 樊成远 田润明 时亚琴 陆群 
对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pH条件下的粉拟青霉菌Z26菌落直径和产孢量的生长情况的观察,筛选出此菌的最佳营养条件,C源为麦芽糖,N源为蛋白胨,pH值7~9。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菌落直径 产孢量 营养条件 光肩星天牛 生物控制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和白僵菌主要生理特性及毒力的比较被引量:2
《福建林业科技》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张文勤 
在 2 5℃条件下 ,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南北株系和白僵菌 (Beauveiabassiana)在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79 8%、6 7 2 %和 78 4%。而当RH为 90 %以下时 ,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 ,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粉拟...
关键词:粉拟青霉菌 白僵菌 生理特性 毒力 害虫生物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