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作品数:45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林明赵小平杨惠吴海航周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政法论坛》《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抉择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33期7-8,共2页曾潆逸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即是被封建统治者所接受且运用治理国家的被当时和后世大多数思想家所承认的,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我国封建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融合了神权法、先秦的儒家学说、阴阳学说、法家思想而形成的维护封...
关键词:法律思想 法家 儒家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本质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王书扬 
诞生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长期指导和支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司法活动。以“三纲五常、德主刑辅”为中心内容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逐渐确立了封建“君王”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等级制度。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以宗法思想...
关键词:法律思想 德主刑辅 以德治国 道德教育 
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智富时代》2015年第6X期73-73,共1页刘素君 朱李昊明 康东书 
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原心定罪"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为了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出现的法律思想,因此必然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层思想文化的影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围绕"则天顺时,法自君出"...
关键词:封建法律思想 儒家 神权政治 宗法等级 百家诸子 德主刑辅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6期7-7,15,共2页杨忠俊 
文章从法律的产生一直道论述到君主专制的顶峰,为了说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君王不断的加强专制权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文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了论述:一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体对于人民权力的剥夺,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内部,...
关键词:价值取向 加强专制 君主 群臣 人民 权力 
儒家法律思想的变迁与发展
《商》2014年第25期180-180,共1页程衡 
儒家法律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其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适应中国专制集权需要和特定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分析了儒家法律思想产生、变迁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儒家法律思想 变迁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内在特性 社会结构 专制集权 文化环境 特定 
浅析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5期147-147,共1页苏晨 高洁 
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的出现,除了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即为了适应巩固和发展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之外,还有广泛的历史渊源。从理论方面来说,这种渊源,可以上溯到商、周以至更早的年代。到西汉以后以新儒学为指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始...
关键词: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发展 影响 
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演变中的体现
《商》2014年第4期162-162,共1页付扬 张笑琳 
唐朝统治者重视以法律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强调法律简约,稳定,以利于执行和遵守。这种相对稳定不仅带来了社会安定,还树立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李世民君臣提出立法公平、礼刑结合的法律思想,强调德礼为本,...
关键词:法律思想 法律制度的演变 
荀子:首开先河汇儒百家
《当代检察官》2013年第12期60-60,共1页田东 张山 
荀子堪称先秦后期儒家泰斗,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又采百家之长,是第一个将儒法合流的思想家。他一方面继承、发展和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继承、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并在新的封建基础上以“礼”为主,使礼、法统...
关键词:荀子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儒家传统 隆礼重法 “礼” 儒法合流 思想家 继承 
沈家本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9期13-14,共2页张振寰 
沈家本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史,接受的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的教育,是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开明的封建官僚。因此,被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所谓的"明君"统治者推崇备至的所谓"仁政",就顺利成章地成为沈家...
关键词:沈家本 法律思想 仁政 
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年第1X期106-107,共2页谢婧辰 
理学产生于宋代,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学术。它的产生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因此,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
关键词:理学 法律思想 封建正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