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后葡萄

作品数:19被引量:10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世平胡建芳许文平何建军刘爱玲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北方果树》《福建农业》《中国南方果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峰后葡萄的影响被引量:4
《江西农业学报》2019年第11期39-42,共4页刘鑫铭 陈婷 雷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STIT2017-3-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PC2018-1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9)
以4年生设施栽培的峰后葡萄为试材,探讨了在初花期对植株新梢生长点浸蘸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降低峰后葡萄小果率、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总糖及维生素C的...
关键词:肥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 峰后葡萄 坐果 果实品质 
峰后葡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2期84-85,共2页王春风 周军永 孙其宝 陆丽娟 俞飞飞 刘茂 
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0-26);安徽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404032004)
进行峰后葡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峰后葡萄在歙县地区表现为平均单穗重608 g,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呈近圆形,完全成熟时紫红色,着色均匀;平均单粒重15.33 g,比巨峰葡萄平均大3.5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8%~15.9%,可滴定酸为0.25%...
关键词:峰后葡萄 引种栽培 物候期 结果性 适应性 经济性状 
赤霉素处理对峰后葡萄开花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被引量:2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92-98,共7页唐丁 温腾建 卢龙 常新 胡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24156)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葡萄开花的作用,对‘峰后’葡萄进行萌芽期和开花前的赤霉素处理,测定了其对葡萄开花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开花前10d用35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早蜂后葡萄开花,促进花序散穗和花梗生长,并且赤霉素处理后花梗纵径...
关键词:葡萄 开花 赤霉素处理 开花基因 
外施赤霉素对‘峰后’葡萄坐果及VvAG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鲁井云 卢龙 邢佳毅 舒晓娟 唐丁 胡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1842)
为探明‘峰后’葡萄在赤霉素(GA3)处理促使葡萄座果率增加原因和VvAG基因在葡萄坐果过程中的作用,在开花前10d用0.02mg/g的GA3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葡萄花序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葡萄早期果实发育结构的变化,通过RT-PCR分析了VvAG...
关键词:葡萄 坐果 赤霉素(GA3) VvAG基因 
设施栽培‘峰后’葡萄营养元素和水分吸收规律研究被引量:27
《果树学报》2012年第5期852-860,共9页刘爱玲 何建军 王磊 李节法 许文平 张才喜 王振平 王世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0-ZP-7)
【目的】为探明葡萄树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肥水需求规律,【方法】以珍珠岩培7 a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循环供给Hoagland配方营养液,研究了高(N:180 mg.L-1)、中(N:120 mg.L-1)、低(N:60 mg.L-1)营养液浓度下,N、P、K、Ca、Mg、Fe、Mn、B、Z...
关键词:'峰后’葡萄 设施栽培 营养元素 生长发育  吸收量 
‘峰后’葡萄果实发育与赤霉素(GA_3)处理以及VvSEP3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72-79,共8页杨玉艳 王建楼 鲁井云 秦旭冬 李天忠 胡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19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0931101-2)
为了探明‘峰后’葡萄赤霉素(GA3)处理后促使果粒变长的原因和VvSEP3基因在果实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在开花前利用0.1mg/g GA3处理花序并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VvSEP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峰后葡萄的坐果,增加了果形指数,从开花...
关键词:葡萄 果实发育 赤霉素处理 VvSEP3基因 
营养液浓度对“峰后”葡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南方果树》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刘爱玲 陆志兴 何建军 王成华 李为福 谢兆森 陈俞 沈玉良 王世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0-ZP-7);上海市科委星火富民科技项目(09dz191260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3600656)资助
以珍珠岩栽培的7年生"峰后"葡萄Vitis vinifera×V.lanbrusca为试材,设置高(120 mg/L,全价复合肥配制,以氮计)、中(60 mg/L)、低(30 mg/L)3个营养液浓度,探讨了不同营养液浓度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浓度...
关键词:营养液浓度 肥水管理 “峰后”葡萄 果实品质 
峰后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10年第11期18-19,共2页陈若明 
峰后葡萄在开花期往往遇到低温阴雨,对坐果造成不良影响,在7、8月份葡萄成熟期又遇高温或台风大雨,常导致炭疽、霜霉、白腐、裂果病的暴发。因此采用避雨栽培、果穗套袋,能大大减轻峰后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避雨栽培技术 峰后葡萄 低温阴雨 果穗套袋 葡萄病害 开花期 成熟期 裂果病 
峰后葡萄的关键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2009年第2期45-45,共1页迟秀兵 于新刚 
关键词: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葡萄栽培 峰后葡萄 巨峰葡萄 果树研究所 农林科学院 半岛地区 落花落果 
峰后葡萄的特性及针对性栽培技术被引量:1
《烟台果树》2009年第1期28-28,共1页迟秀兵 于新刚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填补我区晚熟欧美葡萄品种空缺.我校科研处在2000年从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引进葡萄晚熟欧美种峰后,经8年栽培观察.表现优异,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峰后葡萄 栽培技术 特性 农林科学院 市场需求 葡萄品种 研究所 欧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