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画

作品数:156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中旭凌海成金淑贤洪文峰赵洋更多>>
相关机构:故宫博物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唐宋佛画在20世纪初美国博物馆的传播与鉴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6期67-75,I0003,共10页秦艺心 商勇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子课题《当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的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
19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学者恩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的学术引领和号召力推动下,几大美国博物馆纷纷举办了中国美术展览。其间佛教题材的唐宋卷轴画被置于焦点之位,成为理解东方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唐宋佛画 卷轴画 美国博物馆 费诺罗萨 
“戎体”还是“华体”--“张家样”佛画辨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4期131-136,共6页赵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重估犍陀罗艺术对中国的影响》(22BF092)阶段性研究成果。
萧梁时期,张僧繇改革佛画,创制了“面短而艳”“薄衣贴体”的造像新体“张家样”。本文研究指出,该样式不但改革了梵式旧制,还摆脱了魏晋以来脱略凡俗的“秀骨清相”特征,确立了一种生动、真实的人间世尊新样,从而纠正了学界固有的外来...
关键词:南朝 张僧繇 张家样 佛画 华体 
大德寺《五百罗汉图》对“法能本”之发展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2期116-121,I0012,共7页孙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16ZDA199)阶段性研究成果。
秦观《五百罗汉图记》详细记录了吴僧法能绘《五百罗汉图》的内容,为考察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的创新提供了比照对象。通过对两套同题材佛画的情节比较,可知大德寺既从法能本取材颇多,又有独到之处。文章从在地化、文本来源和仪式再...
关键词:法能样 《佛祖统纪》 罗汉供 施食 佛画商品化 
绢帛佛画风格演进刍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5期116-123,I0003,共9页刘韬 
本文对中国绢帛佛画的审美体范从风格上做出梳理与解析。自西域画风的盛行至唐代"吴家样"与"周家样"样式的完善,再至尚意的"白描"以及疏简放达的"减笔画"与禅画,中国绢帛佛画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着"改梵为夏"之路。同时,由于受到...
关键词:绢帛佛画 胡风东渐 风格大成 错金镂彩 复归于朴 
日藏宋元佛画研究综述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年第2期111-118,I0003,共9页吴爽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藏宋元画及其收藏认知差异研究"(18YJC760100);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一般规划项目"日藏宋元画及其接受研究"(20171140027)
因收藏现状及学术发展,目前宋元佛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及台湾地区,其中又以日本为大宗,引领整体研究方向。日藏宋元佛画不仅是重建宋元画史的重要材料,也为人文学领域提供鲜活的视觉资料。本文旨在从世界范围内梳理日藏宋元佛画...
关键词:宋元佛画 日本 综述 外来美术 宋元画史 
佛陀拈花罗汉微笑——探析中日交流对罗汉画等佛画流传的影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刘萍 
江苏省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罗汉图像与文人思想研究--以南宋罗汉画为例"研究成果(KYLX_1010)
罗汉图像是中国佛教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了罗汉题材的创作。两宋时代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黄金时代,而罗汉画也并行不悖,但遗憾的是现存的罗汉画迹多数保留在日本和美国,国内为数不多。中日的经济文化交...
关键词:两宋 罗汉画 宁波 日本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中日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3
《艺苑(美术版)》1992年第2期8-13,共6页何志国 
一、概况《东南文化》1990年1~3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阮荣春先生文章,该文5万多字,分六章系统地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佛教造像的起源,他认为,汉晋时期由中印度经长江流域至日本存在一个受秣菟罗造像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早期佛教造像南方传播系统...
关键词:佛教造像 秣菟罗 汉晋时期 魂瓶 传播系统 早期佛教 佛画 三角缘神兽镜 施无畏印 堆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