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

作品数:885被引量:84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玲严耀中楼宇烈向玉成李晓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白马寺:梯山航海等佛来
《中华遗产》2023年第12期96-103,共8页朱紫阳 西酉(摄影) 
汉晋以后,中国佛教派系林立,各派均有自己的祖庭,名山道场不一而足。然而,只有洛阳白马寺,能得享佛教传入汉地的“祖庭”地位。它拥有诸多第一的身份,使佛教落地生根得以传播,成为中国和东亚的唯一“释源”。白马驮来的佛寺东汉永平七年...
关键词:洛阳白马寺 佛教传入 祖庭 汉晋 金人 天竺 吉凶 落地生根 
高善穆石造像塔 佛像与星群八卦相辉映
《中华遗产》2022年第9期12-12,共1页张琰摄 路客看见(摄影)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凉时期的高善穆石造像塔。石塔下部八面形的塔基上,雕刻四男四女,八人手中分别持有水瓶、莲花等不同的物品,每个人物的左上方都刻着八卦符号。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股光明认为,这八位刻像应当是“神王”...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 造像塔 甘肃省博物馆 副所长 佛教传入 神王 
比翼鸟中国人的爰情鸟
《中华遗产》2020年第10期10-11,共2页盛文强 
东汉古籍中记载:“比翼鸟,又作双首鸟。”而中国历代文物中,还有一种-身双头的神鸟,叫“共命鸟”,下图为甘肃榆林窟第25窟南壁的唐代壁画,图中两鸟分别为共命鸟和孔雀,共命鸟是印度佛教艺术中的神鸟,随佛教传入中国。两种神鸟形象相近,...
关键词:神鸟 比翼鸟 双头 佛教传入 共命鸟 唐代壁画 
敦煌的另一种声音
《中华遗产》2019年第12期141-151,共11页周宁 
渊源:道教圣地有敦煌关于莫高窟的起源,很多人都会提到十六国时期的僧人乐傅。乐傳在鸣沙山忽见金光万道,千佛闪现,因而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似乎,乐傅就是这片风水宝地的发现者。但实际上,早在佛教传入之前,这里就已经是中国本土...
关键词:十六国时期 道教圣地 鸣沙山 西王母 佛教传入 敦煌 莫高窟 风水宝地 
中国为何叫“中国”?
《中华遗产》2018年第9期44-51,共8页毛智周 
China即“秦”?图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复制品。有一种观点认为,China最早的发音来源于“秦”(chin),古印度对威名远播的大秦帝国则尊称为Cina(梵语),佛教传入中国时,又由翻译佛经的僧侣音译为“支那”“至那”“震旦”等。
关键词:“中国” 秦始皇陵兵马俑 佛教传入 “支那” “秦” 复制品 秦帝国 古印度 
天龙八部外来神的中国功夫
《中华遗产》2017年第4期136-147,共12页候磊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说,天龙八部这八类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胜,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而当这八部诸神随佛教传入东土,中国人又为之赋予了别样的喜怒哀乐和仙技神通。
关键词:天龙八部 中国功夫 小说作家 佛教传入 中国人 金庸 武侠 悲苦 
飞天纹:异域飞来的天人
《中华遗产》2016年第12期22-29,共8页陈丽萍 
浩瀚的敦煌壁画里,飞天以其丰富多姿的造型和自由无忌的翱翔,令观者欣赏、感动与渴望。佛教的这一经典形象,已超出宗教的门阈,被人们注入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佛教传入中国,源于东汉明帝的一个梦。永平十年(67年),...
关键词:飞天 佛教传入 敦煌壁画 佛教造像 形象 自由 佛像 西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