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作品数:175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俞理明陶振孝李芳韩毓海赵雪爱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保持战略定力
《奋斗》2024年第1期74-75,共2页成柄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强调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定力本为佛教用语,指能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意味着心神清明,不为外境...
关键词:佛教用语 亘古不变 定力 齐家治国 辩证法则 乱云飞渡 修身养性 
兰因絮果从头问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4期F0002-F0002,1,共2页小桥流水 龙轩静(绘) 
鸾筹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清)——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是两个词语,“兰因”为佛教用语,指像兰花一般美好的前因,《左传·宣公三年》记载,...
关键词:佛教用语 春秋时期 兰花 郑文公 龚自珍 《丑奴儿令》 
历史重写中的自我觉悟——评王朔《起初·纪年》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左凡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古都书写研究”(项目编号:KYCX22_0044)阶段性成果。
2007至2008年,王朔接连出版了《我的千岁寒》《新狂人日记》《致女儿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四部小说和随笔,这四部作品场景脱离现实、叙述思维跳跃、意义指向不明,间或有佛教思想流露,与他此前的文学创作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以至于学...
关键词:狂人日记 佛教用语 大众娱乐 妄想症 陈晓明 意义指向 文学创作 佛教思想 
保持战略定力
《时事报告》2023年第7期14-15,共2页成柄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强调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定力本为佛教用语,指能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意味着心神清明,不为外境...
关键词:佛教用语 亘古不变 辩证法则 乱云飞渡 战略定力 机遇和挑战 
敦煌石窟净士变相中的“鸟吟妙法”与善导、法照净土礼忏行仪
《中国书画》2023年第3期44-86,共43页刘璟 
迦陵频伽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佛经中,是梵文“Kalavinka”的音译。在佛教用语词典中或译为歌罗频伽、羯逻频迦、迦兰频伽等十几种音译,意译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等。迦陵频伽是佛国世界声音最美妙的鸟类,与其他各色鸟类一起发微妙音。在...
关键词:迦陵频伽 礼忏 佛教用语 敦煌石窟 
《起信三书》与《五讲三嘘集》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11期54-54,共1页史癖 
在鲁迅曾经设想而未完成或出版的著作中,有一本《起信三书》,还有一本《五讲三嘘集》。《起信三书》指鲁迅校勘的《嵇康集》和辑录的《后汉书》《岭表录异》。“起信”是佛教用语,即产生相信正法之心,含有信仰、信任之意。“五讲”指鲁...
关键词:集外集 佛教用语 《后汉书》 帮闲 三书 一本 《嵇康集》 《岭表录异》 
快乐源于随喜之心
《佛教文化》2022年第4期77-78,共2页邹相 岳帅(图) 
随喜,是一个佛教用语,指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之意,或因见到别人欣喜而心.生欢喜。在佛教中,随喜之心是每一个佛弟子应该保有的,亦是学佛修行的基本操守。《普贤行愿品》云:“十方一切诸众生,所有功德皆随喜。”作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
关键词:佛弟子 普贤菩萨 学佛 佛教用语 修行 快乐 行善 功德 
要讲戒律、更要讲自律
《刊授党校》2022年第7期33-35,共3页晓山 
“戒律”本是佛教用语,常指条文规定的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这里借指靠纪律规矩、法规制度等外部的规范、监督、管理等硬性约束。戒律是一种依靠外部力量形成的他律,自律则是一个人自警、自省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是一种依靠内部...
关键词:生活准则 佛教用语 硬性约束 外部力量 自我完善 自警 戒律 自律 
佛源词语是如何进入全民语词体系的?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2年第7期128-129,共2页尹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激励亿万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走向新辉煌。事实上,初心并非新造词语,它源自大乘佛教要典之一的《华严经》,历经上千年,从佛教用语悄然衍化为通用词语,成为...
关键词:《华严经》 大乘佛教 佛教用语 不忘初心 日常表达 佛源词 
塑造“不二”美学
《中华手工》2022年第4期50-51,共2页陈耿龙(文/图) 
“不二”取自佛教用语,在《佛学大辞典》中,“不二”被解释为:“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我们希望传统石材所传递的美学同样是朴实、自然的。我出生于佛教工艺世家,自小耳濡目染佛学知识以及各种传统丁艺技巧。201...
关键词:宗教特征 佛教用语 美学 兄弟俩 不二 一实 《佛学大辞典》 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