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兰克-赫兹

作品数:17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长万雄熊文林王庆黄清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印刷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学物理实验》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夫兰克-赫兹曲线峰谷值的理论分析
《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34期246-247,共2页周晓燕 
夫兰克与赫兹由于"发现了一个电子与一个原子碰撞的规律"而获得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实验是近代物理中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原子内部能级的存在,原子的能量是分立的,揭示了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效应,这是除了光...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曲线 峰谷值 氩原子碰撞 
三步法讲解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被引量:1
《大学物理实验》2017年第2期83-85,共3页蒲贤洁 丛杨 何光宏 韩忠 
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1201033);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162006);重庆大学教改项目(2014Y30)
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学生在原子吸收能量的量子化特性及反向拒斥电压的理解上存在难点。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将难点进行分解,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三步法讲解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的方案,为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实验 量子化特性 拒斥电压 讲解方案 
夫兰克-赫兹实验数据处理研究
《保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5-17,共3页王孝民 
夫兰克-赫兹实验可以直接证明玻尔所提出的"完全确定的、相互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原子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Origin软件对以0.1V和0.5V间隔变化的夫兰克-赫兹实验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各自的IP-VG2K曲线,分析和讨论夫兰克-赫...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实验 玻尔 ORIGIN软件 数据处理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改进被引量:8
《物理实验》2014年第9期39-41,共3页冯娟 张贺 赵飞 
2013年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No.2013BXZ028);中国地质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No.JGYB-201233)
对传统的测量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示波器光标"cursor"功能,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波峰或波谷的电位.该方法减小了读数时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并且锻炼了学生对示波器的使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氩原子 激发电位 示波器 误差 
一种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改进方法被引量: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87-89,96,共4页潘正坤 万猛 石兴奇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科研重点资助项目(黔教科2010008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2011]2364号);贵州省教育厅人才创新团队项目(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2]08号)
通过整合示波器的直观性、微机数据采集处理的简便性,对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方法进行改进。比较单独微机型实验测量结果,改进方案可以直观确定优化的工作参量,获得最佳的Ia-UG2K曲线,有效提升测量精度。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方法 第一激发电位 
充氖夫兰克-赫兹管的发射光谱研究被引量:1
《物理实验》2011年第4期34-35,38,共3页苏卫锋 乐永康 
用光栅光谱仪测量了夫兰克-赫兹实验中Ne原子的发射光谱.光谱分析表明,橙黄色的发射光包含多条谱线,已标定的谱线都是Ne原子从第二激发态的各个子能级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对应能级所产生的.
关键词:充Ne夫兰克-赫兹管 发射光谱 激发电位 
东南史学物理系南京培中科技开发研究所——FH-2A型、FH-3型夫兰克-赫兹实验仪
《物理实验》2010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东南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台FH-1型夫兰克-赫兹实验仪是由李士微教授于1979年开始设计,1981年通过鉴定,1982年开始定型生产。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 物理系 实验仪 科技开发 研究所 A型 南京 史学 
Origin7.5在夫兰克-赫兹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张磊 徐飞 陈玉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四期工程07JY0119和07KC0050联合资助
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对加速电压分别采用4种不同间隔进行数据测量,在Origin7.5中画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4组第一激发电位值。当加速电压间隔1.5 V时,在不降低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测量数据的个数,在学生测量数据过程中可以采用这...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 ORIGIN 第一激发电位 
优化夫兰克-赫兹实验条件被引量:7
《物理实验》2008年第4期36-38,43,共4页张明长 刘海凤 
利用改造后的第一代夫兰克-赫兹实验仪,通过计算机输入不同实验参量,得到相应实验条件的曲线及数据;在同一坐标界面中显示不同参量的多条实验曲线,分析了温度T、灯丝电压UF、第一栅极电压UG1K、阻滞电压UR及第二栅极电压UG2K对夫兰克-...
关键词:夫兰克-赫兹实验 温度 灯丝电压 栅极电压 阻滞电压 
负电流的来源——夫兰克-赫兹实验思考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S1期60-62,共3页袁文 苏为宁 万建国 
国家基金委物理学人才基地基金资助项目(J0630316)
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I-UG2K曲线随反向电压增大向右下平移,当反向电压较大时,还会出现"负电流".本研究从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过程出发,分析电子与氩原子的相互作用,探讨"负电流"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跃迁 负电流 辐射 夫兰克-赫兹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