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作品数:22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洁徐青青孟庆茹张金铣林贻瑞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北京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诗经》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荷韵悠悠
《社区》2024年第16期59-59,共1页枫林 
“山有扶苏,有荷华”,远处山峦层峦叠幛,扶苏郁郁葱葱,恰似绿色的波涛于山间翻涌。临近的低洼湿地中,荷花绚烂绽放,那粉嫩的花瓣仿若精心雕琢的美玉,晶莹剔透。池塘里荷叶田田,随风轻舞。在《诗经》里,荷花以其超尘脱俗的风姿留下了令...
关键词:《诗经》 扶苏 荷花 韵悠悠 超尘脱俗 令人 
手工 《荷花》
《新闻文化建设》2024年第12期197-197,共1页丁馨瑶 史希文(指导) 
洛阳是一个花城,自唐宋以来,洛阳牡丹名扬天下。像牡丹一样,河洛地区也是荷花的原生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碳化莲子出土。《诗经》中记述河洛地区“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小作者制作的立体花,颜色艳丽,花瓣、花蕊等部分栩栩如生,让...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 扶苏 洛阳牡丹 河洛地区 原生地 荷花 《诗经》 唐宋以来 
爱荷说
《能源评论》2023年第6期94-94,共1页马俊江 
荷花有很多名字,粗略说起来,大致有荷花、芙蓉、芙蕖、莲花和藕花。中国的植物名字多,跟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关。同一棵植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常会有不同的名字。荷花最早可见于《诗经》:“山有扶苏,嘿有荷华”。有说法认为扶苏指...
关键词:扶苏 荷花 《诗经》 地大物博 植物 
瑞莲并蒂 俪影同心
《半月选读》2022年第21期43-44,共2页袁传璋 
芙蓉,是莲花的别名。它植根于淤泥之中,拔出于碧波之上,绿叶如盖,逸致天成,菡茗成花,光艳鉴人。她那无与伦比的风姿美质,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礼赞。早在《诗经》时代,民间歌手们就曼声吟唱“山有扶苏,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关键词:陈风 郑风 泽陂 民间歌手 扶苏 《诗经》时代 美质 
荷花的境界
《中国政协》2020年第16期80-80,共1页张颐武 
荷花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和荷花结缘极早,《诗经》里常被人用来阐释古人对于荷花的认知:“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离骚》里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
关键词:扶苏 荷花 《离骚》 《诗经》 象征意义 
“龙”是水边红蓼花
《能源评论》2020年第7期93-93,共1页马俊江 
《诗经》有一首《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唱歌的,是个活泼的女子:山上扶苏枝繁叶茂,水边荷花开得正好。没见到美男子,却见到你这个狂妄的坏小子。山上松树高大挺...
关键词:狡童 《诗经》 扶苏 狂妄 
《诗经》“扶苏”小考被引量: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3,共3页李莎 
本文从语音、字形、语义等多个层面对《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的"扶苏"一词进行梳理,探讨其引申与发展,并将其与"扶胥""扶桑"等异体联系起来,解读了"扶苏"词义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与变化。
关键词:诗经 扶苏 异体 对文 
《诗经》中的花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第8期68-71,共4页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其中很多篇目都提到了古代先民喜爱的花草,并给予了这些花草以浪漫的情怀。这些花草伴随着历史车轮,一路芬芳,如今依然灿烂!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 诗歌总集 春秋中叶 扶苏 郑风 西周初年 五百 历史车轮 古代先民 忘忧草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诗经》与植物被引量: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63-65,共3页孟庆茹 
《诗经》以诗歌的形式 ,对一百四十多种植物进行了描写与歌咏 ,从中反映了周人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表现了周民在农业、纺织、绿化、医药等领域所达到的水平。再现了周代的经济文化生活状况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物质态文化 食物生产 织染原料 花木栽培 医药宝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