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动物生物量

作品数:19被引量:17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兆礼王春生何德华刘镇盛沈新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养鱼》《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黑龙江水产》《海洋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文大潮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科学进展》2023年第1期123-134,共12页刘明东 杨光兵 熊学军 陈亮 宫庆龙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7Q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038,413760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QD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任务(2016ZX05057015);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606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406009);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资助项目(GASI-01-TXLL-01,GASI-04-WLHY-02)。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
关键词:天文大潮 南海北部 浮游动物生物量 半月变化 昼夜垂直迁移 
稻虾、鳖、蟹综合种养水体浮游生物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科学养鱼》2019年第8期71-72,共2页毛栽华 汪习兵 
稻渔共作遵循养殖水体自然物质循环规律,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效果,是一种'种养...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物量 浮游生物 原生动物 优势种 比较研究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被引量:7
《海洋学研究》2017年第4期94-101,共8页李晓慧 刘镇盛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资助;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资助(908-ST04-Ⅰ;908-ST04-Ⅱ)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30′N^32°30′N,120°00′E^127°30′E)布设150个观测站位,进行了4个季节生物、化学和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及现场环境参数的测定数据,对浮游动...
关键词:长江口 浮游动物 生物量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论池塘养鱼如何进行养水
《黑龙江水产》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田洁莉 
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
关键词:池塘养鱼 养水 浮游生物量 浮游动物生物量 浮游植物生物量 水中溶氧 食物源 鱼苗池 
几种常见保存方法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2014年第3期42-48,480,共7页冯秋园 孙晓霞 任琳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30401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441504号;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4号
5%的甲醛,-20°C冰冻和液氮是常见的浮游动物保存方法。本文以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为研究对象,以湿重、干重和碳、氮含量为生物量指标,研究了上述几种保存方法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生物量 浮游动物 中华哲水蚤 保存方法 保存条件 甲醛溶液 冰冻保存 液氮 保存液 箭虫 
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被引量:5
《海洋通报》2014年第3期293-298,共6页杜秀宁 王云龙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68)
根据1988及1992年浮游动物月度海上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0和2007-2009年已报道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研究了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变化。分析发现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从1988年至1992及2000年表现出下降的年际变...
关键词:浮游动物 桡足类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象山港 
龙滩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性变化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第1期163-166,共4页朱俊华 姚俊杰 谢巧雄 晏萍萍 邹芳芳 
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龙滩水库渔业利用优化模式"(黔科合NY字2011-3073)
为掌握龙滩水库罗甸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动规律,为龙滩水库不同层次中浮游动物的分布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2年分4季对龙滩水库罗甸水域浮游生物垂直分布进行分层采样,采样水层为0.5m、2m、4m、6m、8m、10m、15m、...
关键词:龙滩水库 浮游动物 垂直分布 季节变化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5期论文导读
《海洋科学》201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基于胶州湾浮游动物长期观测资料,系统分析1977~2008年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胶州湾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达到0.361 g/m3...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物量 浮游动物群落 季节变化特征 导读 论文 湖沼 海洋 季节变化规律 
大亚湾代表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研究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6期825-828,共4页黄道建 郭振仁 陈菊芳 于锡军 齐雨藻 綦世斌 李扬 欧林坚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6-1-25);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海湾营养盐季节变化与海湾生态系统响应研究;大亚湾溶解无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受控因素研究
通过对大亚湾代表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干重与浮游动物数量、水温、盐度及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初步掌握了其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在垂直分层上变化差异...
关键词:大亚湾 浮游动物 生物量 垂直分布 季节动态 
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特征被引量:13
《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第A01期37-39,43,共4页杜飞雁 李纯厚 廖秀丽 贾晓平 王雪辉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A200099E0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开-2-04-15);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2004-2);南海石化项目施工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通过对1982-2005年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27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是大亚湾生物量较低的季节,目前大亚湾浮游动物生产力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大亚湾海...
关键词:浮游动物 生物量 大亚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