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学说

作品数:207被引量:24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顾国柱陈大柔车文博王旭夏腊初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爱玲和劳伦斯小说中的畸形爱恋
《世界文化》2023年第8期42-46,共5页闫梦瑶 
弗洛伊德学说对西方现代文学影响巨大,他的学说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力比多”“释梦”等理论,不仅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心理学的...
关键词:西方现代文学 弗洛伊德学说 张爱玲 力比多 劳伦斯小说 现实主义作家 精神分析学派 文学批评 
“自我惩罚”与“疾病书写”——田纳西·威廉斯悲剧创作评析
《戏剧艺术》2021年第2期125-135,共11页晏微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后戏剧剧场”理论与田纳西·威廉斯后期剧作研究》(20YJA752016);中国国家留学基金(201808420411);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后戏剧剧场”美学与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性”研究》(20D094)的阶段性成果
田纳西·威廉斯将性作为自由和生命力的隐喻,以"自我惩罚"的机制来强化欲望书写,提升遵循"情欲法则"的牺牲者悲剧的崇高感,坚持"把疾病作为认识手段"来揭露事物的真相。在威廉斯看来,性欲受到压抑往往使人陷入精神错乱或精神崩溃,清醒...
关键词:田纳西·威廉斯 悲剧诗学 疾病 弗洛伊德学说 
二十年来话《风筝》被引量:1
《天涯》2019年第4期201-204,共4页郜元宝 
1《风筝》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但我以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结尾,而最不容易理解的也正是《风筝》的结尾。要讲清楚《风筝》这个奇怪的结尾,必须对这篇作品所描述的两兄弟童年时代那件伤心的往事有一个通盘了解。事情很简单,第一人称讲述者'...
关键词:二十年 《风筝》 弗洛伊德学说 
忆高阳、叶嘉莹说词
《新华月报》2018年第12期71-74,共4页罗青 
台大外文系主任颜元叔以弗洛伊德学说,论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里的古诗,把“自君之出矣,金炉香不燃: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中的“金炉”“明烛”,诠释成了男女交媾的意象。殊不知,线香、炷香要到宋代才普遍。汉魏时期...
关键词:叶嘉莹 弗洛伊德学说 高阳 乐府诗集 汉魏时期 系主任 郭茂倩 歌辞 
从“分裂”到“和谐”——论《处女与吉普赛人》中的伊维特的心理发展过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22期20-21,共2页李珊珊 
D·H·劳伦斯创作的短篇小说《处女与吉普赛人》讲述生活在守旧沉闷家庭中的少女伊维特在与吉普赛男人相识相知后她的内心世界发展过程。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视角,结合弗洛伊德学说,总结出:伊维特的内心变化呈现为从分裂到和谐,这一过程是...
关键词:处女与吉普赛人 分裂 和谐 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学说 
灵与欲的交错——解读《透明的红萝卜》的隐喻色彩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6期69-73,共5页黄佳 
2017年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2017zzts240)研究成果
《透明的红萝卜》是典型的隐喻式小说,字里行间充斥着"欲望"的影子。黑孩的欲望源于"吃""亲情"与"性"三方面的缺失,一方面将"吃"的来源与"土地"功能联结;另一方面是亲情的"移置",期望通过亲情建立与外在世界的对话交流以破解内心的孤独...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卜》 隐喻式 人类精神家园 “亲情” 色彩 解读 交错 弗洛伊德学说 
女性视角下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思维模式的深层解读——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森林上空的那颗星》为例
《唐山文学》2016年第4期78-79,共2页刘潇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以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闻名于世、为大家所喜爱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对茨威格的两部同类题材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森林上空的那颗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的创作其实...
关键词:茨威格 女性视角 传记作家 斯蒂 同类题材 心理描写 深层解读 著名小说家 话语模式 弗洛伊德学说 
弗洛伊德学说
《唐山文学》2016年第3期140-140,137,共2页朱峰 
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西方世界,弗洛伊德作为“本世纪的一个伟大的人物”,被认为和马克思、爱因斯坦一样,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的犹太学者。其学说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广泛...
关键词: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病症 潜意识 
从吉尔伽美什到弗洛伊德
《社会心理科学》2016年第3期3-15,共13页安东尼.史蒂文斯 
城墙高耸的乌鲁克之王,更改了不可更改的道路,滥用并篡改了常例。——吉尔伽美什史诗人类似乎从懂得使用文字之初就开始记录梦了。公元2世纪时,罗马占卜者阿特米德洛斯(Artemidorus)走遍文明世界,为的是收集他的巨著《梦之解析》(One...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乌鲁克 尼尼微 米德 王亚 洛斯 卜者 阿特 纸草纸 弗洛伊德学说 
对弗洛伊德学说批判的反思——从波普尔批判弗洛伊德学说谈起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王子铭 
弗洛伊德学说的提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它的批判从这个学说产生以来也从未间断。在众多批判的声音中,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颇为新颖。为客观评价弗洛伊德学说,将弗洛伊德学说分别与波普尔学说和康德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早在...
关键词:弗洛伊德学说 波普尔学说 “为自然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