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间隔

作品数:87被引量:66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闻学泽袁道阳何文贵谢富仁张效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陆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2年泸定M_(s) 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鲜水河断裂带强震迁移规律
《地质论评》2024年第3期975-995,共21页钟永生 李敬波 王国洪 颜照坤 周吉谦 王多福 郑良忠 张聚源 吴明亮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9YJ0468)的成果。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这是继2014年康定地震后,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又一次强震。笔者等通过已有文献资料,结合鲜水河断裂带南段野外地质调查,统计了滑动速率及历史地震资料,并总...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泸定地震 复发间隔 强震迁移规律 地震活跃期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性被引量:2
《地质力学学报》2024年第2期260-274,共15页姚生海 盖海龙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张占贤 
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018-ZJ-74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项目。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带,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北部和祁连山的边界断裂,研究其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对于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考察、遥感解译、探...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 古地震 最近离逝时间 复发间隔 
大青山山前断裂土右旗西段莲花山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及年龄被引量:3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姚赟胜 王爱国 邵延秀 刘兴旺 张波 贾源源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0IESLZ02);自然基金项目(42272242);甘肃省地震局创新团队专项(2019TD0101);2023年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联合资助。
大青山山前断裂位于河套盆地北缘,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段古地震特征做过较多研究,但是因测年技术手段限制,以及在同一断层剖面拥有较多能有效约束古地震事件的测年数据较少、且能揭露出较多古地震事件的剖面偏少。本文通过对...
关键词:大青山山前断裂 土右旗西段 莲花山 古地震探槽 复发间隔 正断层 
吉林地区M≥4.0的地震预警模型研究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370-374,共5页关宇桐 李春景 朱卫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643)。
利用复发间隔公式和地震发生概率模型计算了吉林地区2006—2022年4.0级以上(M≥4.0)地震的相关数据,得到了研究区内4个震级档的平均复发间隔和发生概率,并以此建立了吉林地区M≥4.0地震的4级预警模型.利用吉林地区的地震数据对目前吉林...
关键词:吉林地区 地震预警模型 地震发生概率 Poisson分布模型 复发间隔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研究被引量:1
《地震科学进展》2022年第4期161-167,共7页邓世广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10502)资助。
地震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是计算地震发生概率的基础。利用我国历史地震目录资料,统计分析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归一化区域复发间隔,分析发现中国大陆中强地震活动兼具周期性和丛集性特点。采用对数正态分布与指数分布构建混合概率分布模型,...
关键词:中强地震 归一化区域复发间隔 概率分布 混合分布模型 
基于重复地震研究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深部变形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12期4308-4326,共19页李乐 陈棋福 钮凤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406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303)资助.
发生在同一断层部位上0.5~4.0级的重复地震(也称重复微震)是研究断裂带深部变形的天然(有力)工具.本文系统汇集了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识别出的76组重复地震研究结果,构建了川滇地区重复地震的时空分布图像和断裂带深部变形时空演化特征,...
关键词:川滇地区 重复地震 复发间隔 深部滑动速率 凹凸体 
红河断裂带中段北探槽古地震及其标志性地层佐证被引量:4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6期1532-1545,共14页郭君 李西 张彦琪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批准号:XH19040和XH13021);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批准号:2017IES010204)共同资助。
探槽方法能够揭露地质记录中保存的古地震事件,可弥补仪器地震及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及局限性。文章通过数字影像分析、地质地貌调查,在红河断裂带中段北变形遗迹保存较好的德苴乡大丫口村段开挖了一个大型组合探槽。根据探槽剖面揭露...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 组合探槽 古地震 AMS^(14)C测年 复发间隔 铁锰结核层 
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21年第2期211-231,共21页刘静 袁兆德 徐岳仁 邵延秀 王鹏 徐晶 林舟 韩龙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39203,41761144065,41802228,41902216);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LED2017A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IGCEA1814)。
古地震学是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貌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野外工作为基础,以史前地震的发生位置、时间及震级为研究目标,其核心是古地震事件变形的地层和地貌证据。古地震学通过运用沉积地层学、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
关键词:古地震学 探槽 古地震事件 地震复发间隔 同震位移 测年方法 
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古地震研究进展被引量:3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刘兴旺 袁道阳 何文贵 邵延秀 张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402186)。
酒西盆地位于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端,是一个被活动断裂围限的新生代压陷性盆地,盆地周缘及内部发育多条活动断裂。通过对前人古地震资料的总结分析和野外补充调查,发现酒西盆地断裂古地震大多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复发周期约为3~5 ka,...
关键词:河西走廊 活动断裂 古地震 复发间隔 全新世 
惠州断层及其邻区地震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1期48-60,共13页李玉辉 郭良田 晏云翔 
惠州市地震局惠州市城市活断层(惠州断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单一来源采购项目(项目编号:惠公易采[2015]222号)。
惠州断层长约20 km,宽约5 km,产状135°—150°/NE∠65°—75°,在断层露头处可见复合断层角砾岩,这反映出该断层曾发生过多次运动。为研究该断层最新活动时代及地震危险性,得到的现今惠州断层垂直形变图显示,该区明显受区域活动构造所...
关键词:惠州断层 危险性评价 最大震级 地震 复发间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