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

作品数:1577被引量:109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凤青石兴泽张峰焦润明桑兵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夷夏互化融合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15-18,共4页王震中 
1935年,傅斯年发表了著名的“夷夏东西说”,在中国史学界、考古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夷夏东西说”认为,自东汉以来的中国史及其政治的展开,在地理上常常分为南北,然而在此之前,尤其在夏商周三代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
关键词:考古学界 中国史 济水 夷夏 夏商周三代 淮河流域 傅斯年 东汉 
殷墟考古三题
《三代考古》2021年第1期288-300,共13页牛世山 
20世纪初以来,国人尤其是学术界对基于传世文献构建的传统史观开始反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打破偶像、重估传统成为当时社会的一股风尚。同时,为适应建设现代学科的新要求,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下设考古组,专门从事考...
关键词:历史语言研究所 安阳殷墟 现代学科 传统史观 上穷碧落 传世文献 傅斯年 新文化运动 
深情刻画信仰深处的人性底色
《青年记者》2021年第13期109-109,共1页时统宇 
坦率地说,每当回顾中华大地那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时,总不免扪心自问: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以及陈延年、陈乔年、夏明翰等年纪轻轻便壮烈牺牲的革命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他们有眼光、有能力、有人脉,做学问,可开宗立派,成一代...
关键词:造福一方 民国范儿 人生道路 夏明翰 钱穆 壮烈牺牲 傅斯年 陈延年 
抗战后傅斯年与蒋介石关系研究(1945—1950)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19年第1期63-72,共10页宋广波 
蒋介石、傅斯年在抗战时期累积的良好关系在战后得以延续、加深。蒋、傅在"一二·一"惨案善后中有密切互动,但他们在处置方式上有明显分歧。傅采取一切办法促使学潮早日结束,令蒋满意。基于共同的反共立场,傅斯年希望蒋介石能实行真正...
关键词:傅斯年 蒋介石 学潮 反共 
樊骏与王富仁——在王富仁追思会上的发言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第4期39-40,共2页王信 
我读了王富仁的一些文章后,总想用什么话来概括我的印象。想来想去,想出了两句话,实际上是很一般化的两句话:学术有自信,绝不骄傲;研究重创新,永不满足。其实,很多执着于学术事业的学者,
关键词:王富仁 现代文学 《鲁迅全集》 文学史观 当代文学 吴福辉 藤野先生 无声的中国 傅斯年 顾颉刚 
丁文江与傅斯年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9期55-66,共12页宋广波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人;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均属民国学界开辟新纪元的领军人物,也是一对好朋友,研究二人的交往史,不仅可丰富科学史、学术史内容,也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新视角。
关键词:傅斯年 丁文江 民国史研究 领军人物 交往史 科学史 学术史 国学 
傅斯年图书馆藏《松潘属包子寺等各西番译语》初探被引量:6
《兰州学刊》2015年第9期106-119,共14页孙伯君 
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松潘属包子寺等各西番译语》,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藏,属于乾隆十五年(1750)编定的十一种"番书"系列,记录的是松潘地区使用的藏语方言,与原拟题为"松潘译语"(川一)的故宫抄本内容一致。通过与故...
关键词:松潘属包子寺等各西番译语 华夷译语 清代会同四译馆 藏语松潘话 
在“傅斯年与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耿云志 
一、傅斯年首先是个学者,是个能博能精的学者能博是指他读书多,知识渊博,通古今,融中外 他的"博"表现在: 1.读书时,将章太炎弟子赶下讲台。朱逢仙《文心雕龙》讲义,一夜读完,摘出30多处错误,要求校长撤其课。
关键词:傅斯年 学术研讨会 新文化运动 《文心雕龙》 知识渊博 章太炎 学者 读书 
傅斯年的民族观及其在《东北史纲》中的运用(下)被引量:6
《满族研究》2012年第3期39-46,共8页陈建樾 
提交"全球化与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台湾)中国边政协会主办;2012年5月23-24日;台湾;新北市
"造成一个国族"并藉此"将国民打成一丸",既是清末民初时期凝聚国族意识的政治思潮,也是以汉族意识高扬为核心的国家整合行动,更是在多民族环境下因应欧美民族国家建构潮流的政治思考和学术取向。傅斯年所处的时代,恰恰就是中国步入现代...
关键词:傅斯年 民族(nationality) 国族(nation) 《东北史纲》 
傅斯年的民族观及其在《东北史纲》中的运用(上)被引量:5
《满族研究》2012年第2期20-27,共8页陈建樾 
"造成一个国族"并藉此"将国民打成一丸",既是清末民初时期凝聚国族意识的政治思潮,也是以汉族意识高扬为核心的国家整合行动,更是在多民族环境下因应欧美民族国家建构潮流的政治思考和学术取向。傅斯年所处的时代,恰恰就是中国步入现代...
关键词:傅斯年 民族(nationality) 国族(nation) 《东北史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