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方言

作品数:40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琴叶太青付逸杰王琴李泽如更多>>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北方文学(中)》《北部湾大学学报》《读天下》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皖北阜阳方言“可VP”问句类型学比较被引量:2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55-61,共7页王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学史”(分类多卷本)之“中国方言学史”(16ZDA206).
阜阳方言"可VP"问句双重对应于普通话反复问句以及"吗"是非问句。阜阳方言"可VP"问句表现形式上与安徽其他方言"可VP"问句不太相同,最大差别在已然体上。皖北阜阳方言"可VP"问句与吴语"阿VP"问句有许多相似地方。阜阳方言"可VP"问句的形...
关键词:皖北方言 “可VP”问句 类型学比较 共时 演化 
皖北阜阳方言极性程度量构式“X+哩很哩很……”探究
《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90-95,共6页王资颖 王琴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学史(分类多卷本)之《中国方言学史》(16ZDA206)。
以皖北阜阳方言“X+哩很哩很……”结构为研究对象,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结构进行鉴定,将构式义概括为: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极性程度量义。大多数性质形容词和少数状态形容词以及能愿动词和心理活动动词符合构件“X”的准入条件,其通过重叠...
关键词:“X+哩很哩很……”构式 极性程度量  
21世纪以来阜阳方言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曹祝兵 
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方言研究百年史(民国-当代)"(SK2018A0290)
21世纪以来,阜阳方言研究从单一研究到综合研究、从点的研究到面的研究,取得不错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阜阳方言研究的深入开展,对阜阳方言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势在必行。本文采用统计法与文献分析法,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阜阳方言研究...
关键词:21世纪 阜阳方言 词汇研究 语法研究 语音研究 
安徽阜阳汉语方言特色词汇本字考被引量: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1-53,共3页罗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全唐文补遗>校考"(SWU1409261)和"<全唐文补遗>斠诠与研究"(CYS14071)
安徽省阜阳市常用方言口语词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义,有必要对其本字进行考证。本文在搜集分析大量方言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语音对应关系,借助古代文献,联系其他方言考证阜阳方言词的本字,指出其特色词汇在语音、词义等方面受到社会生...
关键词:阜阳方言 语音对应 本字 
阜阳方言常用词汇被引量:5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62-75,共14页王琴 
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皖北方言研究"(批2005SK169ZD)科研经费资助;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赞助。
方言词汇是各方言词汇系统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方言调查的首要目的是为推广普通话、民族语言的规范化服务,重视研究这些方言词汇,对于研究方言和社会历史的关系,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指导我们推广普通话、加速民族语言的规范化也有着重大...
关键词:阜阳方言 特色词汇 
阜阳方言与普通话被引量: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王琴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子课题"普通话教学训练课件研究与开发"(批准号ZDI105-18-31)的成果之一;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资助
本文截取阜阳方言共时体系横断面内容进行微观描写,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联系普通话作横向平面的共时变异比较,以描写为经,以解释—比较为纬,科学地揭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其中的规律性。
关键词:比较 揭示 差异 对症下药 
阜阳方言二十年来语音、词汇变化透视被引量:6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王琴 
此论文为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号2003jw183;同时得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资助.
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都有自己的特征,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方言也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动”的角度观察方言,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方言。在弄清方言特点的基础上,比较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使人们自觉地掌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就...
关键词:方言 变化 透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