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

作品数:341被引量:5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雷初朝陈宏蓝贤勇党瑞华黄永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远古氏族“格茹”考——基于《格茹父系的起源》研究
《西藏研究》2024年第1期34-40,155,156,共9页尕本加 德拉东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发现英国国家图书馆藏藏文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AZS003)阶段性成果。
生活在西藏西部的“■”或“■”人与川西嘉绒藏族同宗同源,两者皆是川西高原远古人群“格茹”的直系后裔。即早在吐蕃形成之前,“格茹”人西迁至青藏高原,定居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并逐渐形成了后来的西藏“■”人。对藏文早期刻本文献《...
关键词:远古氏族 格茹 嘉绒 族源关系 
汉唐官文书中的妇女姓名书写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1年第3期65-72,共8页王云菲 
秦汉时期姓氏已从族的冠称转变为家的冠称。嫁入家族的女性被视为家人,故记名省姓和冠称夫姓成为官文书中两汉妇女的两种主要书写方式。东汉以来,已婚妇女在私人领域冠称父姓日益普遍,暗示着妇女在夫族和父族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西晋以降...
关键词:汉唐 妇女姓名 官文书 父系意识 
李端棻家世考
《贵州文史丛刊》2021年第1期92-101,共10页赵青 
202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视域下县域乡贤遴选研究”(项目编号:CXZK2104)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针对李端棻家世中存在的诸多空白点进行考证、补充。李端棻父系家族原籍湖南省清泉县,至清乾隆年间始定居贵州贵阳,迄今二百余年。贵阳李氏对入黔始祖及以上家世知之甚少,通过考证得知李氏入黔始祖李之治及家人入黔,与当时国家鼓励...
关键词:李端棻 父系 母系 家世 书香官宦 
中国五帝时代是母系婚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99-110,共12页付希亮 
婚姻制度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五帝史来说,婚姻制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紧密联系着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关于五帝时代的婚姻制度,前人有父系说、母系说两种观点。经考察,五帝时代中国婚姻制度总体上...
关键词:五帝时代 婚姻制度 母系 父系 对偶婚 
月子禁忌与父系权威的相向作用——对闽南泉州A村个案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
《北京民俗论丛》2019年第1期23-35,共13页周泽鹏 蒋国伟 鞠熙(指导) 
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基于闽南泉州A村个案的经验,以'村庄结构—社会需要—习俗禁忌'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在市场化的社会变迁背景下,受到人口流入冲击的'团结型'村庄结构产生了维系村庄尊严与社会秩序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在家庭情境中...
关键词:月子禁忌 父系 功能主义 相向作用 民俗实践 
隋代鲜卑遗骨反映的拓跋部起源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17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韩昇 蒙海亮 
北魏皇族后裔元威的父系遗传单倍型为C3b-F1756,是一种高频分布于外贝加尔-蒙古高原东部的遗传类型。考虑到拓跋鲜卑部众在颅骨形态特征以及母系遗传关系上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居民也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研究认为拓跋部起源于外贝加尔-蒙...
关键词:拓跋鲜卑起源 父系遗传类型 分子人类学 跨学科研究 元威 
从《祖荫下》看石头苗寨婚丧习俗中的父系观念被引量:1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吴艳 金丹 
父系观念不是单纯对性别的歧视,它是人们渴望与维系大家庭的心理表现。在延存至今的一些习俗中,父系观念仍然有着重要影响,以婚丧习俗较为突出。通过分析许烺光先生在《祖荫下》一书中对喜洲镇人"续香火""与祖先交流"等文化心理的描述,...
关键词:父系观念 婚丧习俗 苗族 《祖荫下》 
高古玉首佩饰演变简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9期86-87,共2页黄东海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已发现史前文化圆雕玉首、玉脸的分析对比,提出玉首的多种用途。
关键词:圆雕玉首 祭祀 太阳神 母系崇拜 父系崇拜 
父系——写在父亲节
《国企管理》2015年第12期88-88,共1页李玉明 
我,曾以为天空无际你,只是我脚下站立时的,一小片土地似乎只有心灵,才是我们相连的、相通的讯息或者,我在你的水里你的怀里,是我——鱼那个我看似卑微的、有无限忍耐的你其实是隐姓埋名得最深沉的大天使——守望,宽容和牵系那些...
关键词:父亲节 父系 
汉代母系意识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刘厚琴 
汉代作为封建大一统重新建立的历史时期,新旧纠葛,制度疏阔,妇女地位比较高,在亲属观念上,母系意识相对后世较强。其主要体现在母系世系意识、母系姓氏意识、母系祖先意识、母子继嗣意识等方面,总体上两汉母系意识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向。
关键词:汉代 母系 父系 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