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婚

作品数:155被引量:22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易思平李衡眉李龙海付希亮胡阳全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师范学院深圳教育学院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卺而饮:浅谈古代婚嫁礼
《书摘》2023年第8期96-98,共3页单铭磊 
人类经历了聚生群处、血族婚、对偶婚之后,出现了以婚礼来规范异性结合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这是人类从蒙味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婚礼举行的时间,礼服与礼器的规制,都体现出了古人阴阳相合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是一切人...
关键词:婚姻形式 人伦关系 夫妻关系 对偶婚 一夫一妻制 婚礼 阴阳相合 
取悦异性:论体育起源的另类视角被引量:2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86-94,共9页李伟艳 郑国华 郎勇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TY002)。
通过体育起源文献梳理和体育起源之学术溯源,以对门居和对偶婚展开叙事研究,追溯至古人类史上的母系氏族时期,以人类起源为基线,从取悦异性的另类视角探究体育起源之逻辑。研究认为,母系氏族女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决定意义的...
关键词:取悦异性 体育起源 母系氏族 对门居 对偶婚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藏族与日本古代对偶婚比较研究
《民间法》2021年第1期459-475,共17页孙璐 
对偶婚是以母权为中心,夫妻双方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是维持与发展母系家庭所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方式是考察对偶婚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居住方式从夫妇别居发展至夫妇同居,婚姻形态亦开始趋向稳定、多形式化;后又随着居住方式由...
关键词:对偶婚 单偶婚 居住方式 血缘家庭 变迁 
中国五帝时代是母系婚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99-110,共12页付希亮 
婚姻制度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五帝史来说,婚姻制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紧密联系着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关于五帝时代的婚姻制度,前人有父系说、母系说两种观点。经考察,五帝时代中国婚姻制度总体上...
关键词:五帝时代 婚姻制度 母系 父系 对偶婚 
由群婚向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嬗变——多维视域下的《周易》渐卦新解
《武陵学刊》2018年第1期10-26,共17页桑东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人伦观的价值合理性及其现代审视研究"(13BZX071)
历来治易者多认为《周易》渐卦乃"女归"之卦,反映的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借鉴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周易》渐卦,会发现渐卦更像是对原始初民由群婚向对偶婚、一夫一妻制递嬗过程的追忆和...
关键词:《周易》 渐卦 婚姻形态 演进 
论“姨服”重于“舅服”所蕴含的上古婚姻遗俗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丁鼎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14ZD3009)的阶段性成果
《仪礼·丧服》篇详细、系统地记载了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的周代丧服制度。周代丧服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重宗亲、轻姻亲,用《丧服传》的话说就是"外亲之服皆缌"。可是,《仪礼·丧服》却将从母(即姨母,亦即母之姊妹)之服定为小功五月,...
关键词:《仪礼·丧服》 丧服制度 婚姻制度 普那路亚 对偶婚 
《楚辞·九歌》文化人类学分析——《九歌》是大禹时代对偶婚文化遗留
《华夏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47-58,共12页付希亮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图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及其起源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6FZS002)
从汉代到二十世纪,许多学者对楚辞《九歌》的作者、性质、来源进行研究,形成了屈原抒情说、民间祭歌说、楚国郊祀乐舞说等观点。从《九歌》文本看,屈原抒情说牵强附会之处太多,今已基本为学术界所抛弃。民间祭歌说、楚国郊祀乐舞说都有...
关键词:屈原 《九歌》 帝喾 大禹 《大夏》 
原始“婚姻”自由的衰落及其变迁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64-69,共6页董怀良 
自人类产生以后,婚姻经历了五种形态,在人类的乱婚、血缘群婚、族外婚和对偶婚时代,男女交合自由,"婚姻"是个人私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多,私有制出现,财产所有者为了把财产传给血缘子女,这要求有固定的性对象,一夫一妻制的...
关键词:乱婚 群婚 族外婚 对偶婚 个体婚 
婚嫁仪式与族群记忆——关于畲瑶传统婚姻文化历史流变的再思考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0-87,共8页谭静怡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一般项目(2015-GM-205);湖北民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MY2014B033)
畲瑶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婚姻文化,包含了较多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母权制遗俗,具有相似的历史发展脉络,呈现出了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等婚姻形态。同时,两族在婚姻习俗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同一性,...
关键词:畲瑶两族 传统婚姻文化 血缘婚 普那路亚婚 对偶婚 一夫一妻制 
《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8期50-52,共3页贾月风 
本文结合古今文史典籍对《诗经》中反映对偶婚的诗篇予以研究,得出《诗经》时代有男女无媒结合、入赘之婚、男女结合后可自由离散的现象,即是上古对偶婚遗存形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诗经》中所收诗篇的涉及漫长的时代、广阔的...
关键词:《诗经》 对偶婚 遗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