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丧服》

作品数:49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丁鼎赵澜王子初王剑邹远志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哲学史》《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寻根》《史学集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周春秋周王级庙制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163-163,共1页王晖 
王晖在《史学月刊》2022年第12期撰文指出,通过《仪礼·丧服》所见周代服丧制度、考古资料所见西周春秋时秦国宗庙遗址,特别是西周金文和古文献,可见具体而实际存在的周王室、“准王级”宗庙制度。1.西周春秋时周天子以及“准王级”诸...
关键词:三昭三穆 庙制 周天子 《史学月刊》 西周春秋 周王室 服丧制度 《仪礼·丧服》 
《仪礼·士昏礼》成妇规则的家事法理
《天津滨海法学》2022年第1期281-293,共13页张万里 
一、导言近年来,“家”的问题得到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选择从孔子授徒的教材、儒家经典之一的《仪礼》来进行家事研究,《仪礼·丧服》五服制度研究是为典型,如吴飞通过对五幅图的分析连接差序格局理论与五服体系①,周飞舟通过对...
关键词:《仪礼》 丧服制度 《仪礼·丧服》 差序格局 五服制度 儒家经典 核心层 士昏礼 
以《仪礼·丧服》论周代亲属称谓的几个问题
《民俗研究》2018年第6期85-91,共7页王小健 
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父系继承;母系继承与妇女地位研究"(项目编号:ZJ2015003)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亲属制度中,亲属称谓通常是被用作建立和识别亲属范畴的重要方式。从《仪礼·丧服》记录的亲属称谓看,周代实际包含了两类亲属,一类是父系宗亲,一类是姑系、母系和妻系姻亲。父系宗亲的亲属称谓是以父母、子、昆弟姊妹为核心称谓,三...
关键词:《仪礼·丧服》 亲属称谓 称谓构成 婚姻 丧服 
2017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年鉴》2018年第1期587-592,共6页郜同麟 王楠 
本年度在经学文献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几种礼学研究著作。陈绪波《〈仪礼〉宫室考》①系统总结了前人《仪礼》宫室研究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考古资料,对《仪礼》的宫室提出了新的见解。徐渊《仪礼丧服服叙变除图释》②分上下两编,上...
关键词:《仪礼》 《仪礼·丧服》 丧服 中国古典文献学 亲属关系 仪礼 考古资料 宫室 
论“姨服”重于“舅服”所蕴含的上古婚姻遗俗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丁鼎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14ZD3009)的阶段性成果
《仪礼·丧服》篇详细、系统地记载了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的周代丧服制度。周代丧服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重宗亲、轻姻亲,用《丧服传》的话说就是"外亲之服皆缌"。可是,《仪礼·丧服》却将从母(即姨母,亦即母之姊妹)之服定为小功五月,...
关键词:《仪礼·丧服》 丧服制度 婚姻制度 普那路亚 对偶婚 
先秦至两晋旧君故吏之伦发展的学术与政治逻辑——以丧服学为视角的探索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83-191,共9页邹远志 陈戍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05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史部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26)
《仪礼·丧服》所记"为旧君服"制度意在斩断旧君故吏关系与政治的联结。旧君故吏之伦在周代尚不具备"合礼性"。春秋以后,随着新的君臣观的出现,以私人恩义相维系的旧君故吏关系得到了认同,"为旧君服"的古礼也因之遭致误读。在此背景下,...
关键词:《仪礼·丧服》 为旧君服制度 旧君故吏之伦 经典诠释 政治 
《仪礼·丧服》贾公彦疏标点志疑
《古籍研究》2017年第2期161-166,共6页郎文行 
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学史视野下的《仪礼·丧服》经传注疏研究”(KYLX15_0682)阶段性成果
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基本特征,《仪礼·丧服》是研究丧服制度的基本文献,郑玄《丧服》注与贾公彦义疏,是《丧服》阐释的基本资料。当前通行的《仪礼注疏》整理本有彭林先生点校的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①、王辉先生整理的上海...
关键词:服大功 《丧服》 丧服制度 
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被引量:5
《求是学刊》2017年第2期163-172,共10页王剑 王子初 
"为人后"是大礼议争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世宗的法权和族属。就此形成了以杨廷和为代表的"为孝宗后"派和以张璁为代表的"继献王嗣,继武宗统"派。"为人后"命题出自《仪礼·丧服》及《春秋》,是两派论争援引的主要依据,但两派基于此...
关键词:为人后 宗法 统嗣 《仪礼·丧服》 《春秋》 
《仪礼·丧服》所见周代的丧服制度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李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周代服饰文化研究"(13YJC770027);通化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周代服饰制度的变迁研究"(2015)
丧服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亦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重要内容。周代丧礼中呈现的不同服饰规制和服丧期限,体现出血缘关系的亲疏和政治等级的尊卑。通过阐释周代丧服制度的具体内容,分析周代丧服制度的内涵。周代丧服制度体现...
关键词:周代 丧服 血缘关系 政治等级 礼制 
论繐衰服制及其消亡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79-82,共4页扈扶桑 
本文介绍了繐衰服制在服饰、服丧对象、服丧时间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与"五服"之间的等级关系,并追溯了繐衰服制的历史命运。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和完善,繐衰服制原本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逐渐趋于瓦解,其最终命运只能是退出历史...
关键词:繐衰 《仪礼·丧服》 “五服”制度 礼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