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道观

作品数:30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加媚周碧文李常磊皮爱红郭康松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外语教学研究》《长江丛刊》《山花(下半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福克纳具有悖论性的妇女观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1-86,共6页吴玲英 刘一鸿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南方先锋派作家,他一生勤于耕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他创作的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妇女的命运与前途一直是他关怀备至的焦点。他通过塑造一系列人性遭到压抑、心灵受到扭曲...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美国南方 妇道观 悖论性 
“他者”视阈下艾米丽身份危机研究
《长江丛刊》2016年第27期10-12,共3页张靖宜 
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擅于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南方社会百态,经典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本文通过文中三个具体“他者”形象,即清教主义、父亲、小镇居民,深入剖析,挖掘主人公艾米丽身份危机的...
关键词:他者 艾米丽 清教主义 南方妇道观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存在主义视角下凯蒂的悲剧命运解读
《作家》2013年第03X期64-65,共2页郭爱云 
陕西省社科界2012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福克纳长篇小说中的存在主义研究”(2012C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言人,也是一位有着独特哲学视角的作家。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对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所塑造的核心人物凯蒂进行分析,探讨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如荒诞、与他人的关...
关键词:存在主义 荒谬 他人 自由 南方妇道观 
《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
《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86-87,共2页孙薇 
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王国中女性众生相(2010SQRW096)”
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剖析了其既是一位害人者又是一位受害者的可悲命运的根源。揭露了南方妇道观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摧残、压制与迫害。认为福克纳不仅不是一名"厌女主义者",还是一名同...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康普生夫人 南方妇道观 南方淑女 
扑火的飞蛾——《欲望号街车》中布兰琪悲剧命运之女性主义解读
《考试周刊》2012年第37期25-26,共2页刘嵘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的一部力作。该剧女主人公白兰琪,作为南方女性的代表,向来是评论家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原理,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对造成白兰琪悲剧命运...
关键词:戏剧《欲望号街车》 白兰琪 男权社会 南方妇道观 
《我弥留之际》中的女性“影子人物”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吴永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HEUCF111202)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 女性人物 影子性 虚无主义 妇道观 
《八月之光》中的女性“影子人物”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6-87,91,共3页吴永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HEUCF111202)
通过分析小说《八月之光》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南方种族主义、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关键词:女性人物 影子性 种族主义 清教主义 妇道观 
《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影子人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8-140,共3页吴永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11202)
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
关键词:女性人物 影子性 清教主义 妇道观 
古屋里的疯女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3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9,共3页杨艳 
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南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塑造了一个饱受南方传统习俗和父权主义摧残的典型南方受害妇女形象。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可以探究女主人公爱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形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女性主义 清教主义 南方妇道观 父权主义 
福克纳笔下女性悲剧形象新探
《作家》2010年第20期46-47,共2页王倩 
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大多为悲剧性角色:命运坎坷,甘于堕落,令人既爱又恨。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原因、女性自身缺陷、作家情结等方面,对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形象进行了探析和研究,以求得对其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福克纳 悲剧女性 妇道观 清教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