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结构

作品数:63被引量:14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箭飞韩萌杨东高畅艾菁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黄河之声》《音乐探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调式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广昌孟戏的旋法特征及调式属性分析被引量: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16-319,共4页廖夏林 
广昌孟戏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专家学者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挖掘与学术整理工作,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老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文章通过对孟戏声腔演唱的基本...
关键词:孟戏 曲牌结构 声腔结构 旋律结构 调式特征 
增减调式的理论与应用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马东风 
从传统大小调体系到全音调式体系的确立,历经了一段艰苦的历史演变过程。增、减调式的出现正处于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向全音调式体系过渡的转型时期。它在丰富调式色彩、扩展调性空间以及在和声结构与旋律结构的重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增调式 减调式 调式体系 调式色彩 调性空间 和声结构 旋律结构 
陕北唢呐吹打乐的乐队结构和调式特点被引量:2
《中国音乐》1990年第3期40-40,共1页高万飞 
陕北唢呐,又叫大唢呐。杆长42公分,碗子长21公分,篌子长7公分。哨子是用竿子制成,发音洪大,高亢明亮,哨子小,加上用循环换气法吹奏,使吐音清晰巧致连绵不断。它正面七孔、背面一孔。七孔比筒间高八度,超吹可高出十六度。陕北唢呐吹打乐...
关键词:吹打乐 循环换气 鼓吹乐 陕北 七声调式 唢呐 旋律结构 主音 音乐 商调式 
“勒”曲艺术规律初探
《音乐研究》198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张谷密 
“勒”是一种独唱形式的山歌,它同玉树藏族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在放牧、拾粪、割草、打猎,或者是在休息游乐以及走路的时候,人们随时随地都会脱口唱出“勒”来。“勒”曲的旋律气息悠长,音域宽广,起伏婉转高亢嘹...
关键词:艺术规律 艺术效果 藏族人 装饰 旋律结构 性格 旋律线 对比效果 商调式 回转式 
“山曲”旋律的形态被引量:1
《中国音乐》1985年第1期92-93,共2页韩军 
“山曲”流行于晋西北河曲一带,本文试图通过对其音阶形式、调式结构及旋律线诸方面的分析,探索它旋律结构的规律及早期形态。“山曲”是由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分节歌,多为平行乐段,下句基本是上句的换尾重复或变化重复。歌词两句一节...
关键词:山曲 旋律结构 调式结构 早期形态 旋律线 分节歌 音阶 晋西北 词句 五声音阶 
试谈三整音的特殊旋法及其调式的双重综合性被引量: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8-14,共7页关庆顺 
在晋中秧歌的一部分曲目里,存在着非常奇特的三整音旋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三整音音程不仅非常突出,而且相距三整音的两音还起到整个乐曲的支架作用。由于它旋法比较特殊,故调式结构也变得比较复杂。如《哭五更》
关键词:调式结构 手法 旋律结构 调式交替 综合调式 双重 音程结构 旋法 五声调式 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