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微循环障碍

作品数:49被引量:16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郝菁华朱菊人丁体龙石军任万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立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临床肝胆病杂志》《山西医药杂志》《临床医药实践》《解放军医药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桂枝茯苓丸开玄通络化瘀拮抗肝脏微循环障碍防治肝纤维化理论探析被引量:4
《四川中医》2023年第9期29-34,共6页李雪萍 刘伟伟 姚欢 陈甜甜 陈佳逸 龚圆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904179);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3NSFSC1831);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编号:QNXZ2020001)。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纤维化关键病机之一,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及肝窦毛细血管化为肝纤维化主要病理改变。中医学中肝具有气血并调的生理功能,“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以“肝玄府-肝络脉”为结构基础。中医学“肝玄府闭郁-肝络脉阻滞”致...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 开玄通络化瘀 肝纤维化 肝脏微循环障碍 
临床精细化护理联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脏硬度影响被引量:14
《山西医药杂志》2021年第3期491-493,共3页邵美霞 毕翠花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大国,在我国乙肝患者约占人口总数的10%,乙肝患者最终转为肝硬化、肝癌。因此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在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患者通过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大大降低了肝硬化发生的...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肝脏微循环障碍 医疗费用支出 肝脏硬度 乙型肝炎 人口总数 肝细胞损伤 药物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微循环障碍探索被引量:5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年第4期913-916,共4页刘亚娟 李良平 
四川省卫计委重要课题(16ZD024)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肝脏微循环灌注改变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肝细胞脂肪蓄积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关键。介绍了正常微循环功能及结构、神经调节,着重分析了肝病微循环变化机制继而引发的微观细胞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循环 综述 
肝窦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肝脏微循环障碍合并脂肪肝的推手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年第14期9-9,共1页
推荐理由:2型糖尿病常常合并有肝脏微血管病变和肝脏炎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微循环障碍是NAFL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肝窦内皮细胞(LSEC)功能障碍是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始动和关键环节。LSEC是构成肝窦...
关键词:肝脏微循环障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皮功能障碍 肝窦内皮细胞 2型糖尿病 推手 独立危险因素 微血管病变 
肝窦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肝脏微循环障碍合并脂肪肝的推手被引量:2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第6期341-344,共4页刘静 张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108);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1-3)
2型糖尿病(T2DM)常常合并有肝脏微血管病变和肝脏炎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年来,T2DM患者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据最新研究报道,T2DM患者NAFLD的患病率为42.6%~76.0%,约33%的NAFLD患者合并有糖尿...
关键词:肝脏微循环障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皮功能障碍 肝窦内皮细胞 2型糖尿病 NAFLD 肝窦毛细血管化 推手 
暴发性肝炎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肝损伤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第5期497-497,共1页邹勇 鲍俊杰 
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90%,临床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手段,除非实施紧急肝移植,绝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大量炎症介质及炎性细胞因子是引起重型肝炎(SUB...
关键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暴发性肝炎 肝损伤 小鼠 相关性 重症乙型肝炎 肝脏微循环障碍 细胞缺氧性损伤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5
《肝脏》2013年第4期269-273,共5页郭杞兰 王小众 
福建省自然基金(青年)(2010J05062);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2010-1-10);福建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资助项目
肝窦内皮细胞(1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是肝窦壁的主要组成细胞,其独特的结构、免疫表型及功能在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LSECs表面有窗孔,内皮下缺乏基底膜,是肝细胞与肝窦血液间物质交换的重...
关键词:肝窦内皮细胞 肝纤维化形成 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细胞损伤 细胞外基质 cell 病理过程 
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必要性和相关中药的筛选被引量:15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第4期257-259,263,共4页徐列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67248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第五期)建设项目(J50307);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第一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No:2010sh)
慢性肝病常伴有肝脏微循环障碍,使得血液流动减慢甚至流量减少,导致门静脉高压。改善肝脏微循环与干预细胞外基质代谢在抗肝纤维化中具有同等的地位。现代医学的微循环障碍与中医学的瘀血含义有相同之处,应用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活血化...
关键词:慢性肝病 微循环 高血压 门静脉 中草药 活血化瘀剂 
HIF-1α、TXB2、6-Keto-PGF1α和HA联合检测在CHB肝脏微循环障碍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第19期1732-1736,共5页范秀梅 丁体龙 代学枫 于莉 马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10MA03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脏微循环障碍时,联合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血栓烷素(thromboxan,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临床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低氧诱导因子 微循环障碍 肝窦内皮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1
《中国基层医药》2012年第16期2415-2416,I0002,共3页王林 马勇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经费资助项目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透明质酸(HA)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微循环障碍诊断和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81例CHB患者和5例健康志愿者留取血清作HA...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微循环障碍 低氧诱导因子 肝窦内皮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