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存在

作品数:92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兴章朱德生付威刘少杰舒永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生产劳动形态历史变迁与体育活动意义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168-169,共2页胡光霞 
生产劳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基于两个前提:第一,人的存续对基本物质财富的需求;第二,人的时间性存在,即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人们总是需要在从事维持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劳动与其他活动之间做出选择与平衡。生产劳动与体育活动以不同...
关键词:自由本性 合理结合 劳动形态 感性存在 意义阐释 时间性 历史变迁 体育 
论马克思“消灭劳动”的内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76-177,共2页徐艳如 
一、异化劳动——自发分工与阶级关系的形成。在现实的个人的生产过程中,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人的感性存在中分离出去,相互集聚和凝结,成为—种固定的、僵死的社会力量,从而与人的感性存在相互分离、彼此对抗。这种僵死的社会力量就是...
关键词:感性存在 本质力量 消灭劳动 对象性 现实的个人 异化劳动 资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化的生活世界维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202-202,共1页周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从对“资本”的本性入手,一反理性主义传统,主张人的感性存在、人的感性意识与人的感性活动。他通过哲学革命,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把人则拉回“生活世界”。当感性与生活作为一种...
关键词:感性存在 西方哲学传统 中国传统哲学 理性主义传统 感性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技术权力与规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163-164,共2页邹琨 程柏华 
技术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技术的力量存在于实践之中,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征。在技术与资本互动建构的“市民社会”中,技术展现为感性存在的支配与控制力量--社会权力。这种“社会权力”具化为自然技...
关键词:生产实践活动 感性存在 社会权力结构 互动建构 相互建构 技术建构 技术与资本 马克思主义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