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存在

作品数:92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兴章朱德生付威刘少杰舒永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置感性的哲学坐标: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14-17,共4页张鑫琳 
在感性经由宗教概念变旧革新为现代性概念过程之中,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居功至伟。费尔巴哈以直观感性批判宗教神学,强调感觉性和身体性的主体现实,却依凭“爱”构建社会,最终落入静固的形而上学窠臼。马克思以动态的历史观与辩证方法,从...
关键词:感性存在 感性解放 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缝合情感叙述的“感”与“知”——读谭光辉《情感的符号现象学》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205-208,共4页刘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著名的西方哲学命题,把感性存在排除在外。当代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蒙培元指出:“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样式。”①梁漱溟则提出“直觉”和“理性”两对概念,把儒家所...
关键词:哲学命题 哲学史家 感性存在 蒙培元 梁漱溟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类哲学的当代续写被引量: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44期21-24,共4页王伞伞 高斯扬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VSZ032)阶段性成果
类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类哲学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重构的。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将人的本质建立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之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和类概念的抽象性,实现了类思维对种思维的真正超越。在批判...
关键词:类概念 感性存在 人的本质 人类命运共同体 
感性存在视域下的老子“身道”思想
《老子学刊》2021年第2期3-12,共10页曾维加 张达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渝寺观研究”(项目号:16BZJ035)阶段性成果
老子的“身道”思想主要表达了身体被感性的社会权力和伦理关系所遮蔽的那种非自然的状态,主张寻求身体的解放。身体的主体可以区分为民与君。民众的身体在礼乐文化中被遮蔽,通过回归生产而获得解放;君王的身体在权力的过度使用中被遮蔽...
关键词:感性存在 老子 身道 
著作提要
《老子学刊》2021年第2期2-2,共1页
《老子学刊》第十八辑,刊载了《感性存在视域下的老子“身道”思想》《〈淮南子〉引〈老子〉的文本特征及文献价值》《请库与贡王——台湾高屏地区灵宝道派的请库科仪》《从萨守坚到王灵官——关于神霄派的几点考辨》《从“天人感应”...
关键词:通变 思想智慧 王灵官 天人感应 感性存在 环境美学 神霄派 淮南子 
个体性现实及其拓展:从浪漫派到马克思
《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37-38,共2页刘森林 
作为后观念论哲学的代表,马克思哲学高度重视理性决定不了反而决定着理性的“现实”。马克思曾经批评黑格尔“不是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在马...
关键词:观念论 感性存在 个体性 浪漫派 精神 黑格尔 真实 逻辑 
生产劳动形态历史变迁与体育活动意义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168-169,共2页胡光霞 
生产劳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基于两个前提:第一,人的存续对基本物质财富的需求;第二,人的时间性存在,即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人们总是需要在从事维持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劳动与其他活动之间做出选择与平衡。生产劳动与体育活动以不同...
关键词:自由本性 合理结合 劳动形态 感性存在 意义阐释 时间性 历史变迁 体育 
论马克思“消灭劳动”的内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76-177,共2页徐艳如 
一、异化劳动——自发分工与阶级关系的形成。在现实的个人的生产过程中,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人的感性存在中分离出去,相互集聚和凝结,成为—种固定的、僵死的社会力量,从而与人的感性存在相互分离、彼此对抗。这种僵死的社会力量就是...
关键词:感性存在 本质力量 消灭劳动 对象性 现实的个人 异化劳动 资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化的生活世界维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202-202,共1页周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从对“资本”的本性入手,一反理性主义传统,主张人的感性存在、人的感性意识与人的感性活动。他通过哲学革命,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把人则拉回“生活世界”。当感性与生活作为一种...
关键词:感性存在 西方哲学传统 中国传统哲学 理性主义传统 感性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寄意山水,情怀逸兴——读陈水兴先生山水近作
《美术界》2020年第4期50-55,共6页王谦 
欣赏陈水兴博士的写意山水作品,总有两种感觉次第涌到心头:水兴作画的过程必是快乐的,因为每次面对他的作品,都会有令人心动的感性存在叫人满足;水兴作画的过程又必是理性的,因为每次面对他的作品,都会有促人深思的理性成分叫人试着去...
关键词:感性存在 理性成分 令人 心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