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自适应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方敏莫世禹邱洪云余佑财孙颖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通信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军事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器件》《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频自适应技术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18期178-180,共3页余佑财 
本文介绍了短波高频自适应技术的有关概念和分类,主要说明了利用电离层脉冲探测和调频连续波探测进行实时信道估值的有关方法。
关键词:短波通信 高频自适应 实时信道估值(RTCE) 
发展中的新一代高频自适应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年第1期49-50,101,共3页邱洪云 龙新光 覃汉基 
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发展中的3G高频自适应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重点包括有3GALE概念与协议族、数据协议单元(PDU)、3G网络组成与技术性能等。
关键词:自动链路建立 线路保护 数据协议单元 
用于千兆以太网基带铜缆接收器均衡的甚高频自适应连续时间Gm-C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研究和设计
《电子器件》2002年第4期353-363,共11页覃正才 黄林 洪志良 
本文设计了用于千兆以太网基带铜缆接收器均衡的甚高频自适应连续时间 Gm - C二阶带通滤波器。基于最陡梯度下降算法 ,带通滤波器的零点在 5 7~ 340 MHz的频率范围内可以自适应地调节 ,中心频率为 1.2 78GHz。通过外接电阻伺服环路 ,...
关键词:千兆以太网 基带铜缆接收器 基高频自适应连续时间Gm-C滤波器 CMOS工艺 
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的频率指配
《中国无线通信》2000年第3期32-33,共2页冯博 
高频白适应通信系统是在1997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WRC-97)批准并投入使用的。它是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高频通信设备,1979年美国原子弹防御研究所对核爆炸后采取何种手段才能迅速恢复通信联络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最有...
关键词:高频白适应通信系统 频率指配 远距离传输 频率自适应 通信质量 
ALE建立的概念和过程
《现代通信技术》1997年第3期37-41,,44,,共6页邱洪云 覃汉基 
本文对高频自适应通信的核心-ALE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过程作了讨论,并以单呼为例说明了ALE建立过程.
关键词:自动信道建立 高频自适应 高频通信 无线通信 
从普通的短波电台到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被引量:3
《军事通信技术》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方敏 沈平林 沈琪琪 
频率自适应的应用和发展使传统的高频无线电通信的面貌焕然一新。本文针对国内的经济与技术条件,尤其是我军短波通信装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将普通的短波电台改造成为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HP-ACS)的实现方案,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以不大的军...
关键词:高频 自适应通信系统 短波电台 无线电通信 
高频自适应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计算机终端式自适应控制器被引量:1
《军事通信技术》1994年第3期31-39,共9页方敏 沈琪琪 
自适应控制器是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HF—ACS)完成线路质量分析(LQA)和自动线路建立(ALE)功能的核心控制部件.本文提出了计算机终端式自适应控制器(PCAC)的实现方案,即由个人计算机(PC机)来充当HF—ACS的系统控制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描...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 计算机 自适应控制器 
高频自适应实时通信系统
《通信技术与发展》1992年第2期6-11,共6页Joseph M.Perl 刘敏朝 
高频电离层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广泛使用的通信介质,它为远距离超视距通信提供了一种廉价耐用的通信途径。它的缺点在于其不可预报性,因为高频信道具有时变传播和时变干扰两种特性,因此,人们采取了许多手段来寻求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最...
关键词:短波通信 通信系统 频率管理 
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的发展动态
《军事通信技术》1991年第2期47-50,共4页沈琪琪 
关键词:短波通信 高频 通信系统 
高频自适应通信技术
《电波科学学报》1989年第2期65-68,共4页王开永 
一、引言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频通信仍是无线电通信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他所需设备价格低廉,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尤其在军事上使用不易被摧毁,随机应变能力比卫星系统要简单。由于具有这一系列优点,使得高频通信始终吸引着相当...
关键词:高频通信 自适应 无线通信 电离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