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群体

作品数:164被引量:976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杰李思发唐首杰栾生王清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对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2期479-488,共10页刘丹阳 孔杰 王平 陈荣坚 傅强 罗坤 陈宝龙 隋娟 孟宪红 代平 谭建 曹家旺 李旭鹏 康子仪 刘绵宇 强光峰 迟长凤 栾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400202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6号;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YSPTZX202104号;湛江市海洋装备与海洋生物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2021E05032号;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CARS-48号;广东省“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2022SDZG01号。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黄海芯1号” 遗传多样性 连续性纯合片段 基因组近交系数 
凡纳滨对虾2个选育群体自交和杂交F1的形质差异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13期81-85,共5页张哲 杨章武 郑雅友 李正良 葛辉 杨志宏 许智海 
福建省种业工程项目(2017FJSCZY02);2021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2021HYJG16)。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自交和杂交F1的形态亲缘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12个测量性状比较F1各组和普通苗组的外部形态特征。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1各组之间、与普通苗组之间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体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杂交选育 形质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肌肉中滋味物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2年第3期9-16,共8页郭建港 何玉英 王琼 郑礼 李健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CARS-4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46);中央提前下达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项目(326-0501-YZN-Z4HB)。
为比较分析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肌肉的滋味品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离子色谱仪对中国明对虾2个群体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甜菜碱和无机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
关键词:肌肉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甜菜碱 无机离子 滋味 
中国对虾4代人工选育群体与1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差异SNP位点筛查被引量:7
《中国水产科学》2021年第12期1505-1514,共10页盖超伟 李旭鹏 曹宝祥 陈宝龙 张雅文 刘绵宇 栾生 孔杰 孟宪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6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13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6)
利用2b-RAD技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4代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合计821尾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特征,挖掘在持续人工选育过程中受选择的SN...
关键词:中国对虾 2b-RAD SNP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人工选择 
基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的凡纳滨对虾野生及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11期2836-2845,共10页申淑慧 戴习林 
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沪农科攻字〔2014〕第7-1-11号)。
[目的]分析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改良优化凡纳滨对虾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凡纳滨对虾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候选SNP位点,设计扩增引物,采用10尾野生凡纳滨对虾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筛选获得1...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野生群体 选育群体 SNP分子标记 生长功能基因 抗逆功能基因 遗传多样性 
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子代仔虾幼体耐低盐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
《渔业研究》2020年第4期366-371,共6页张哲 黄种持 杨章武 陈思源 葛辉 陆承宽 林嘉铭 杜秀萍 郑雅友 李正良 林克冰 游伟伟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7-2020)海洋与渔业项目(2017FJSCZY0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2019HYJG01);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13-9).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性状,在实验水温25.0~29.3℃、实验时间48 h条件下,本研究对A、B、C、D四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自交和杂交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仔虾幼体(发育期P 11~P 12,体长6.09~7.54 mm)进行了耐低盐能力的比较实验,以48 h的存...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选育 仔虾幼体 耐低盐能力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中国明对虾3个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渔业科学进展》2020年第4期68-76,共9页王凤娇 孟宪红 傅强 栾生 隋娟 
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课题(2018YFD0901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614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603022017001)共同资助。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 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选育群体 2b-RAD SNP 遗传多样性 
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6期1442-1450,共9页彭敏 陈慧芳 李强勇 杨春玲 曾地刚 刘青云 赵永贞 陈晓汉 林勇 陈秀荔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88-1);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6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nycytxgxcxtd-14-01);广西水产畜牧科技推广应用项目(桂渔牧科201633015)。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及近亲繁殖对个体生长速度和抗病性的影响,为凡纳滨对虾种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nBank收录的微卫星(SSR)引物序列中筛选11对能有效扩增的SSR引物,对2016—2018年桂...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选育群体 微卫星(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子代仔虾幼体耐低温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2
《渔业研究》2020年第3期253-260,共8页杨章武 张哲 陈思源 葛辉 陆承宽 林嘉铭 杜秀萍 郑雅友 李正良 林克冰 游伟伟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7—2020)海洋与渔业项目(2017FJSCZY0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2019HYJG01);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13-9).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选育技术方法,以A、B、C、D四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自交和杂交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仔虾幼体,进行耐低温能力的比较实验。实验仔虾发育期为P 11~P 12,体长6.09~7.54 mm,实验水温为13.5~19.0℃,实验时间48 h。统计24、36...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选育 仔虾幼体 耐低温能力 
中国明对虾人工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15
《渔业科学进展》2018年第2期104-111,共8页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际合作项目(2016GH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6148)、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多性状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8)共同资助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明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 野生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