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女人》

作品数:5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林棚陈汤龙王颖张海兰田雨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克拉玛依学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北方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31)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病态的主体:对《可以吃的女人》的精神分析被引量:1
《医学争鸣》2016年第5期47-51,共5页丁林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31)
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描绘了后现代语境下主人公的种种精神症状,这是她的自我异化加焦虑的体现。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精神症状,把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解读为拉康的他者—小他者...
关键词:自我 他者 主体 想象界 实在界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人格论及《可以吃的女人》的主题纷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18-225,共8页丁林棚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性构建研究"(11BWW031)
阿特伍德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通过玛丽安、邓肯和彼得三个原型角色书写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哲学寓言。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小说可以被解读为一部关于普遍意义上的自我危机的叙事而非两性对立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还分析...
关键词:自我 超我 本我 防御机制 理想自我 自我理想 
他者的叙事——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可以吃的女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53-260,共8页丁林棚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性构建研究"(11BWW031)
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阿特伍德用文学的语言和叙事的方式解构了主体,再现了主体的困惑。小说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分别代表了自我、大他者和小他者,通过精神分析的解读,我们看到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自我内在冲突的叙事。这种解读摒弃了...
关键词:自我 他者 主体 象征界 阿特伍德 
论《可以吃的女人》中的主体异化焦虑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60-67,158,共8页丁林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性构建研究"(11BWW031)
自我异化是阿特伍德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的核心主题。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概念,自我异化及其所谓"症状"并非主体所面临的灾难,而是主体形成的必要过程。在小说中,阿特伍德用文学的语言和方式解构了主体,指出主体中自我与他者的对立...
关键词:主体 异化 自我 他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