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作品数:2133被引量:144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学谦李林荣许祖华郜元宝汪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狂人”形象的真实性与寓言性——以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的文本分析为中心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3期30-32,共3页郭亚琪 
“小人物”形象产生于俄国,这样一个新的文学形象的出现,使得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有了新的创作素材。而这样的“小人物”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也产生了中国特色的“小人物”形象。在中俄两国间值得注意的两部作品就是果戈理与鲁迅...
关键词:小人物 狂人形象 真实性 寓言性 
论《狂人日记》的病态心理及精神病院叙事场景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9期36-36,共1页郑天楠 
众所周知,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创作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中存在着果戈里、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国作家的影子。《狂人日记》不仅名字和果戈里的小说相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是离不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这种影响,尤以小说的病态心...
关键词:俄国 小说 狂人日记 病态心理 心理 障碍 
外宣视域下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三英译本隐喻翻译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1X期48-48,共1页吴艺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要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外宣翻译促进文化传播。中国文学作品酷爱运用隐喻,因此本文以外宣翻译为指导,以鲁迅作品的三个译本的隐喻翻译为例,为此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隐喻翻译 外宣 狂人日记 
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之比较——以《鼻子》和《奔月》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9Z期38-39,共2页闭芳如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和巨大成就,而鲁迅在创作早期就对芥川龙之介的创作表示过关注和认可。在鲁迅以《故事新编》为代表的历史小说创作中,也对芥川龙之介的写作加以借鉴和吸收。本文以《鼻子》和《奔月》为例,...
关键词:鲁迅 芥川龙之介 《狂人日记》 《鼻子》 
探究《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及其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9Z期51-51,共1页陈丽敏 
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等等。本文主要针对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进行深入研究,对文中'狂人'形象的刻画进行解读,并分析文中蕴含的哲学艺术思想以及在鲁迅时代下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狂人日记》 哲学寓言形态 意义 
论《檀香刑》中赵小甲形象对鲁迅“狂人”形象的戏仿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8Z期40-40,共1页华敏 
莫言《檀香刑》中赵小甲这一形象有意戏仿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赵小甲具有“狂人”似的癫狂,他和“狂人”一样都是正常社会里不正常的人物,然而莫言又有意颠覆了赵小甲身上的启蒙性。就“先知”而言,两者分道扬镳:“狂人”...
关键词:《檀香刑》 《狂人日记》 赵小甲 “狂人”形象 戏仿 
探究《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及其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5Z期47-47,共1页马瑞 
《狂人日记》是由鲁迅创作的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对于当时社会迷信、封闭与残害人民现象的批判。基于此对《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且阐释了《狂人日记》在批判传统封建礼教、对人性进行反思以及启蒙了当时人们思想等...
关键词:《狂人日记》 鲁迅 文学 封建礼教 
从“人”“鬼”纠葛浅析《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0X期48-49,共2页王欣汀 
《狂人日记》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史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而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人,通过这样的一篇作品,可以说直接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基础和方向。这篇小说中对国民性的...
关键词:现代性  吃人 
重读《狂人日记》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0Z期42-43,共2页代柯洋 
《狂人日记》因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好评如潮。人们对《狂人日记》主题的解读与认识众说纷纭,而笔者认为《狂人日记》作为一篇象征主义小说,主题意蕴丰富复杂,既有社会现实批判,又有文化批判,更有对人生与...
关键词:狂人 礼教吃人 悲剧性 忏悔意识 
《堂吉诃德》与《狂人日记》人物之“癫狂”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124-126,共3页李浩 
堂吉诃德和狂人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癫狂'形象。他们共同的'疯癫',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人类生活在'空间上隔得极远,心灵上相距甚近的广阔的世界。'这就是中西文学的魅力所在,人性之共有。跨越国界,沟通中西文学,我们可见这两个'癫狂'...
关键词:堂吉诃德 狂人 思想 心理 结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