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作品数:822被引量:3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春芳王学钧苗怀明王子淳陈今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老残游记》俗语词初探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57-62,110,共7页刘佳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域外汉籍《燕行录》所见明清语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BYY1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越来越重视对俗语词的研究,但关注点多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对近代汉语的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明清小说,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口语和方言,为我们研究俗语词提供了语料。《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语言面貌...
关键词:《老残游记》 俗语词 音节 词类 构词方式 
游世与游心——论《老残游记》的混杂性及其现代意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02-105,共4页吕东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W011);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2016年河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者支持项目;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计划支持项目
《老残游记》是一部具有很大混杂性的小说,既有对晚清时期帝国世态风物的写真,又有自我辩诬泄愤的自传式叙述,还花费许多笔墨表达了对政治时局的关切和评判,而这些都没有统一在小说的叙述中。《老残游记》既有谴责、政治、侦探、公案等...
关键词:《老残游记》 混杂性 游世 游心 现代化进程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民族问题”
《文艺争鸣》2016年第8期85-89,共5页颜炼军 
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研究"(批准号14CZW055)阶段性成果
一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叙里,曾有一段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的话:"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除付诸各种行动来改变现状之外,近代知识分子不幸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
关键词:民族问题 《老残游记》 身世之感 近代知识分子 大变局 新中国未来记 李去病 近代中国 排满 神州光复志演义 
论《老残游记》对太谷学派思想的演绎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陈才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小说文本形态生成与演变研究"(11CZW042);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253G045)
作为太谷学派弟子,《老残游记》作者刘鹗通过老残这一带有自况意味的人物形象,寄托了太谷学派"以养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抱负,并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及太谷学派的一些重要人物写进小说。刘鹗还通过具体故事情节对"和而不同"与"执其两端"这两...
关键词:刘鹗 《老残游记》 太谷学派 
书估与清帝国的书籍流转被引量:2
《古典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99-158,共60页徐雁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10&ZD1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75105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2ZWB008)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关于清代书估与书籍的买卖与传播,在小说中就有不少记载。如《儒林外史》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写杭州文瀚楼主人请匡超人帮忙编选批注考卷,"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①,《老残游记》第七回"借箸代筹一...
关键词:书估 書估 匡超 百城书 五柳居 借箸代筹 陶正祥 乾隆朝 附録 《老残游记》 
鲁迅对《老残游记》的误解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63-68,共6页王学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ZW038
鲁迅对《老残游记》的解读存在误区。这是鲁迅的谴责小说概念及其构建方法和推衍运用所导致的。
关键词:鲁迅《老残游记》误解 
《老残游记》非谴责小说论被引量:6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0-24,共5页王学钧 
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ZW038项目中间成果。
自鲁迅将《老残游记》纳入谴责小说后,便经代代承传,如今已成常识。本文论证,鲁迅在具体的论述中其实并不能按自己的一般论式将谴责小说概念推广到《老残游记》,反而对之作了与贬义性的谴责小说概念相反的赞誉性肯定,落入自相矛盾。这...
关键词:鲁迅 刘鹗 《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