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

作品数:382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正天于丹张黎明张翅飞王柯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境融彻 游心造境--评伍作媛花鸟画的笔墨意蕴
《现代艺术》2024年第12期108-109,共2页闫国庆 
作媛画中更为重要的是,她的花鸟画作品在笔墨技法和构图之外,更有着深厚的意境和内涵。她的画作往往通过描绘花鸟的形象和姿态,来寓意一种属于她的人生哲理和自然法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促使画种...
关键词:笔墨技法 花鸟画 绘画语言 人生哲理 自然法则 艺术审美能力 意境 技法手段 
游心太玄:论《世说新语》之“游”与玄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谢长风 
湖南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40513)。
《世说新语》所记载“游”是一种广义上的出游,可分为“游诣”“游宴”“游览”等7种类型。它们较全面地反映了时代风气,并与玄学思潮关系密切。“游”在玄谈中发挥了媒介的作用,既为玄学活动的发生提供契机和特定场景,也促进了玄学之...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玄学 媒介 
乘物与游心:读“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
《中国美术》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凌利中 郭亮 
中西方绘画在发展历史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中国的院体画对应了西方的宫廷画。中国的文人画家需要自主寻求买家,这也与西方绘画的赞助人传统类似。与此同时,中国、意大利两国的工作室制度也展现出颇为相似的特征。本文...
关键词:达·芬奇 宫廷画 院体画 文人画 文明互鉴 
周而复始——陈辉、原博双个展
《雕塑》2024年第5期36-37,共2页张敢 
“乘物以游心”出自《庄子·人间世》,通常被解释为驾驭和遵从自然规律、知识思想和法则,唯有顺应了自然,才能够实现心,即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原博和陈辉的展览以“乘物·游心”为题,不过,我们可以从两位艺术家的角度来理解它们的含义,...
关键词:人间世 游心 自然规律 原博 具体呈现 艺术家 
感触于陈辉的“游心”展
《雕塑》2024年第5期38-39,共2页朱尚熹 
陈辉在我国当代的抽象雕塑领域具有影响力。本人很喜欢他的那些不锈钢和石材雕塑作品,他往往在几何与有机形态的组合中,在曲直、疏密、空间的前进与后退中,在矗立与横卧的摆弄中,既玩乐了自己,又惊艳了他人。雕塑的语言在他那里就是妙...
关键词:有机形态 雕塑作品 游心 妙语连珠 进步意义 
《庄子》与西方思想之“对话”--以汉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和德安博为中心的考察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6,共6页李广涵 
202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思想史和媒介研究视域下的‘中国文艺复兴’话语考论”(项目编号:2023M732550)。
汉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和德安博的著作《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是海外庄学研究的新近成果。该著作从清晰的历史意识出发,将《庄子》还原到了作为儒家之“名”的批评者这一位置,进而以“真实假装”命名《庄子》文本的精...
关键词:《游心之路》 《庄子》 真实假装 
往古寻情,游心两岸——《小石潭记》与《醉翁亭记》对比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4期129-132,共4页陈薇 
读《小石潭记》与《醉翁亭记》两篇杰出的山水游记,像是在文学的河流上泛舟,让我们遇见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情感港湾。《小石潭记》以朴素的笔触,将淡淡的忧伤融入小石潭的清冷之中,既突显出柳宗元对繁华热闹的渴望,又呈现出孤独而深刻的...
关键词:《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叙事风格 山水游记 
都市语境下的“轻游园”展陈设计——“莲语游心:于莲 艺术个展”的设计实践
《艺术时尚》2024年第6期0104-0106,共3页穆怡然 
我与好友詹新,在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的引荐下于2023年第一次见到了于莲老师,在她位于草场地艺术区的工作室中。初见于莲老师就被于老师对绘画的全情投入感染,在几个小时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了于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庄子》哲学的...
庄子“乘物以游心”与王阳明“心学”的比较研究
《哲学进展》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贾静 
庄子“乘物以游心”和王阳明“心学”,分别阐述了哲学的本体及修养功夫。庄子哲学和王阳明“心学”分属于儒道不同的哲学体系,二者在本体论及修养功夫层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其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差异。
关键词:庄子 乘物 游心 王阳明 心学 
杨帆书法篆刻:道艺游心
《现代艺术》2023年第9期108-110,共3页连超 
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文化语境中,杨帆基于哲学思辨、审美认知与生命体验而炼就的“道艺游心”精神,将对当下书法哲理的本源探索、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型以及书法生态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有理由坚信有朝一日杨...
关键词:书法篆刻 审美认知 哲学思辨 书法艺术 文化语境 信息化 多元化 全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