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

作品数:748被引量:37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倪祥保孙明君郭美华张美莺俞王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用典】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正所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出处】庄子《庄子...
关键词:人间世 仲尼 用典 
形莫若就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5年第3期60-85,共26页古宇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樊斯如,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替王采苓讲话?”樊斯如料到牟枝会这么说。樊斯如和牟枝算“忘年交”,初入信诚公司时,牟枝是她的主管兼导师。牟枝自称职场“食肉动物”,她斗志昂扬,点子...
关键词:人间世 王采 食肉动物 
共情传播视域下医疗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以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为例
《声屏世界》2025年第2期68-70,共3页周子蕾 
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以情为线,以人为本,以真实的镜头展现疾病背后的人间百态,引发观众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探讨。文章基于共情传播的视角,从叙事主题、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与叙事特征四个方面对该片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研究,探究该...
关键词:《人间世·第二季》 医疗纪录片 共情传播 
存身与救世的两难及其克服——《庄子·人间世》的生存论意蕴
《中州学刊》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郭美华 
《庄子·人间世》的主题,从其开端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看,是救世。但颜回所欲拯救的“世”,是扭曲的尘世。拯救尘世的真正展开,引出存身与救世的两难之境,这显露出道德自圣化救世的不可能及其悖谬,即自圣化反倒是世界的更深扭曲。由此,...
关键词:存身 救世 自圣化 无限性天地整体  
医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建构——以《人间世》第二季为例
《新闻世界》2025年第1期43-46,共4页唐晨曦 
人们对于死亡这一话题常避而远之,从而造成对死亡认知的缺失。医疗题材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医院现场的艺术呈现形式,其中不乏对“真实死亡”的叙述。本文通过对《人间世》第二季这部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该片通过直接再现与隐喻的叙...
关键词:医疗题材 纪录片 死亡叙事 
父子之“命”与君臣之“义”:《庄子》伦理观特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蔡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VJXT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孟子教育人性论的现代重审及其教育思想的展开”(CEA200258)。
《庄子·人间世》提出父子之“命”与君臣之“义”的观点,分别对应于“不可解于心”和“无所逃于天地”,代表了道家对两种人伦的看法。在庄子看来,父子之“命”是一种先天的存在,处于人的认知把握的范围之外,因而具有自然性与不可知性,...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   父子 君臣 
“两行”与“环中”:《人间世》寓言结构关系新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4-39,61,共7页李媛 雷欣翰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CZW012)。
《人间世》的前三则寓言呈现由“内”向“外”的特点,共同说明内修对于解决外在处世问题的决定性作用。自颜阖问于蘧伯玉至颜回见仲尼寓言,讨论的问题以颜阖的提问为原型,逐渐具体、丰富;提出的对策由“顺”到“心斋”,逐渐向己、向内;...
关键词:《人间世》 庄子寓言 寓言结构模式 自保 内修 
洪迈楷书《跋西塞渔社图卷》
《书法》2024年第11期44-46,共3页洪迈 
释文:先公从朝廷还,得元真子所作《清江渔钓》一轴,宣和故物也,天笔题识,其上由存挂之素壁,正不识画者,知其为超妙入神,视丹青蹊径,漠然相绝。虽钓竿蓬艇,葛巾野服,常羊于菰莆风露间,使人之意也消,若着脚于绛阙清都之上。玩其位置,直与...
关键词:人间世 西塞山 野服 
栎社树的存身样式与信仰主义路径的拒斥——《庄子·人间世》“栎社树”一节的生存论阐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郭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普遍主义及其克服:庄子哲学的生存论意蕴”(23FZXB013)。
栎社树是在石姓匠人的技艺性知识、弟子以及众人的无知与隐匿曲径、社庙等诸多关联者的牵连一体中呈露自身的。栎社树要求无用以免于因用而夭折,但是其无用依赖于世俗中有用性的知识性眼光,即只有富于技艺的匠石才能理解其无用而长寿;因...
关键词:栎社树 散木 信仰主义 神意 存身 无用之大用 
庄子“不得已”思想发微
《哲学研究》2024年第10期46-52,83,F0003,共9页孙明君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庄子思想与中古文学研究”(编号20GZGX11)的阶段性成果。
“不得已”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困境。面对不得已之生命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庄子》的作者在面对迫不得已之事时,继承了老子的“不得已”观念,进一步提出了“托不得已以养中”和“动以不得已之谓德”两种思想观念。在...
关键词:庄子 不得已 《人间世》 养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