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

作品数:47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美华张敏杰李振纲杨国荣程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道教》《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时代文学(下半月)》《西部广播电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身与救世的两难及其克服——《庄子·人间世》的生存论意蕴
《中州学刊》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郭美华 
《庄子·人间世》的主题,从其开端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看,是救世。但颜回所欲拯救的“世”,是扭曲的尘世。拯救尘世的真正展开,引出存身与救世的两难之境,这显露出道德自圣化救世的不可能及其悖谬,即自圣化反倒是世界的更深扭曲。由此,...
关键词:存身 救世 自圣化 无限性天地整体  
父子之“命”与君臣之“义”:《庄子》伦理观特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蔡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VJXT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孟子教育人性论的现代重审及其教育思想的展开”(CEA200258)。
《庄子·人间世》提出父子之“命”与君臣之“义”的观点,分别对应于“不可解于心”和“无所逃于天地”,代表了道家对两种人伦的看法。在庄子看来,父子之“命”是一种先天的存在,处于人的认知把握的范围之外,因而具有自然性与不可知性,...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   父子 君臣 
栎社树的存身样式与信仰主义路径的拒斥——《庄子·人间世》“栎社树”一节的生存论阐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郭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普遍主义及其克服:庄子哲学的生存论意蕴”(23FZXB013)。
栎社树是在石姓匠人的技艺性知识、弟子以及众人的无知与隐匿曲径、社庙等诸多关联者的牵连一体中呈露自身的。栎社树要求无用以免于因用而夭折,但是其无用依赖于世俗中有用性的知识性眼光,即只有富于技艺的匠石才能理解其无用而长寿;因...
关键词:栎社树 散木 信仰主义 神意 存身 无用之大用 
教化权力的悖谬与本真教化的可能——《庄子·人间世》“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解读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18-23,共6页郭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普遍主义及其克服:庄子哲学的生存论意蕴”(23FZXB013)。
庄子借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的故事表明,以才德自高而欲图教化掌有权力者或规训权力本身,反而会导致教化者以及教化自身的扭曲与自我丧失。在蘧伯玉所提出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与“就不欲入和不欲出”的两难与张力中,教化从与权力的悖谬...
关键词:教化 就不欲入 和不欲出 本真性教化 
流俗政治-仁义之域的自行崩溃与乘物游心的个体性存身——《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章的生存论意蕴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郭美华 
相对儒者自圣化的救世之论,庄子更为深刻地指出个体存身的生存论意义。在以颜回和孔子对话消解了道德自圣与智慧自高以救世的两难之境后,庄子进一步借孔子与叶公子高的对话,指出个体在流俗政治-仁义之域存身的悖谬之境,即在扭曲的政治-...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 政治-仁义之域 无限性天地 个体性存身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不得已 
“楚狂接舆歌”的文学演变路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李媛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CZW012)。
《庄子·人间世》“接舆歌”与《论语·微子》所载版本不一,前者的楚人文法特色更为浓厚。两处文本的思想差异关键在于“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庄子·人间世》与楚系文献中出现的相似文本同属于未...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 《论语·微子》 文学演变 
《庄子·人间世》“执”再解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12期94-99,共6页陈业新 
对于《庄子·人间世》“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中的“执”,学界有“守”“取”“食”“食用”“热”“设”“■”不一之解。但从篆体字形看,“执”(■)或为■字之讹,表“设饪”,亦即后世所解之“设食”、烹饪。“执”即“■...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 “执”  设饪 
从广义论证理论的视角看《庄子·人间世》的论证路径被引量:3
《逻辑学研究》2023年第4期13-39,共27页南亚伶 王克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译逻辑术语本土化与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1&ZD06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逻辑史(八卷本)”(14ZDB013)。
《庄子》是先秦时期经典的道家文本。不同于庄子以往的荒诞不经,庄子在《人间世》篇章反映的处世理念和思想追求尤其严肃慎重。囿于逻辑观的不同,中国逻辑学史界对《人间世》缺乏必要的关注。广义论证理论引入新视角,为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广义论证理论 《庄子》 《人间世》 论证路径 
《庄子·人间世》人物形象研究
《汉字文化》2021年第4期27-29,共3页潘婕 
《人间世》是《庄子》全书中少见的探讨人在政治领域中何以自处、如何能够保全自身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篇中人物形象探寻庄子思想之觉悟和哲理。
关键词:《庄子》 《人间世》 人物形象 孔子 畸人 
世间之“在”——《庄子·人间世》的主题及其内蕴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1-29,169,170,共11页杨国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19ZDA033);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名言的运用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庄子首先关注于名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呈现的消极作用。“名”和“知”可能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使如何建立合理的交往关系成为需要正视的问题。以“内直外曲”为总的原则,庄子...
关键词:人间世 共在 心斋 无用之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