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溪》

作品数:1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省人事厅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评论》《文化交流》《中国戏剧》《上海戏剧》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香“杭越”
《艺术评论》2013年第12期84-86,共3页王蕴明 
初识杭州市越剧院是1997年我来中国剧协主持工作之后,看的第一出戏是《梨花情》,后来陆续观看了《流花溪》《寒号鸟》《新狮吼记》《大道行吟》《心比天高》《女人街》《德清嫂》《一缕府》《红楼梦》等,参加了谢群英、陈晓红、陈雪...
关键词:《梨花情》 《红楼梦》 《寒号鸟》 《流花溪》 主持工作 评选工作 杭州市 
端庄·儒雅·帅气·幽默 从陈雪萍表演艺术专场说开去
《中国戏剧》2008年第11期24-25,共2页天高 
陈雪萍是杭州越剧院的当家小生,成功塑造过不少潇洒脱俗的舞台形象,尤其是原创性的人物,如《春江月》中的阿牛、《桐江雨》中的二龙《莲花湖》中的田大喜、《流花溪》中的成龙及《梨花情》中的孟云天等等(其中有些已拍成了戏曲电影或...
关键词:表演艺术 幽默 儒雅 舞台艺术形象 《春江月》 《流花溪》 陈雪萍 
国家一级演员谢群英
《浙江人事》2007年第3期24-24,共1页
谢群英,杭州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64年出生于桐庐县,1972年时年九岁的她报考桐庐艺术训练班。1976年考入桐庐越剧团,从此走入了演艺生涯。从少不更事的小女孩到如今驰骋越剧艺术舞台的表演艺术家,谢群英一步一个脚印,已成功创演...
关键词:演员 表演艺术家 《碧玉簪》 《流花溪》 中青年专家 桐庐县 演艺生涯 越剧艺术 谢群英 
难忘《流花溪》 写在杭州越剧院建院50周年之际
《中国戏剧》2006年第12期46-47,共2页陈建一 
关键词:《流花溪》 杭州 剧院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文艺院团 文化局 越剧 参赛 
难忘《流花溪》——写在杭州越剧院建院50周年之际
《戏文》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陈建一 
关键词:《流花溪》 杭州 剧院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文艺院团 文化局 越剧 参赛 
《流花溪》》造就谢群英
《文化交流》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赵征 
关键词:友谊奖 梅花奖 碧玉簪 折子戏 
走进“三太婆”
《戏文》2005年第6期53-53,共1页荆芳 
关键词:《流花溪》 “三太婆” 中国 人物形象 戏剧评论 
《流花溪》打击乐设计构思
《戏文》2004年第5期56-57,共2页阮明奇 
民间传奇剧《流花溪》,讲述的是发生在清末明初江南山乡一个古老封闭的阚氏大家族中四代女人的恩怨沉浮,背欢离合的传奇故事。是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的力作,被媒体称为戏曲版的《橘子红了》,它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与艺术表现方式。...
关键词:《流花溪》 打击乐 设计构思 民间传奇剧 越剧 艺术创新 审美需求 
《流花溪》——观众喜爱的平民越剧
《中国戏剧》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高义龙 周育德 安志强 华子 徐嬿婷 刘平 
杭州越剧院小百花剧团多年前曾以《梨花情》轰动剧坛,且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此后,他们一直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又于2001年创演了《流花溪》。该剧已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杭州等地上演。每到一处观众都对这出通俗朴实...
关键词:《流花溪》 杭州越剧院小百花剧团 观众 演出市场 艺术形态学 人文精神 美学意义 
成功得益于导表演的准确阐释
《中国戏剧》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周育德 
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沉甸甸的主题,给《流花溪》注入了活泼泼的灵魂。但是让这个灵魂在舞台上活跃起来,则依赖于导演调动台前台后各路人马,各展其能不落俗套而通力合作融为一体。《流花溪》满台演员出色的表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流花溪》 越剧 导演艺术 演员 表演艺术 人物塑造 审美需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