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

作品数:3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仙林张利鸽徐亮工黄惠运陈嘉琪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中国典籍与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校雠和注释的《路史校注》研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卞仁海 
王彦坤所撰《路史校注》校勘参检六家版本,或择善而从,或新出己意,皆力求详尽精审;注释有源必溯、求真求切,疏通文义怡然博洽。《路史校注》的出版是彪炳古籍整理史册的大事,不仅填补了相关校注的空白,还为当今的文史研究者在利用《路...
关键词:《路史》 《路史校注》 古籍整理 注释学 校雠学 
艺海波澜处,德才铸文心——山西工艺美术与民俗文化专家段改芳
《民艺》2022年第4期65-68,共4页李卫东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治市上南街炉坊巷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从事潞绸文化、太行神话的文献研究工作和祖传堆花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边缅怀大唐先祖缔造的繁华盛世,追忆先祖缔造的“自盛李记”“恒盛毓”...
关键词:《二十四史》 潞州 《路史》 潞绸 民俗文化 上党 丝绸之路 工艺美术 
《路史》版本源流新探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4期78-87,F0002,共11页朱仙林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2020)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成果。
《路史》现存版本,宋刻本仅有残本存世,明刻本中洪楩刻本直接源自宋刻,余下诸本多直接或间接出自洪刻,清刻本则均以明刻本为祖本。明刻本中,洪楩刻本成书最早,保存宋刻面貌最完整,质量亦最高,但对后世影响不大。乔可传刻本以洪刻为底本...
关键词:路史 宋刻本 洪楩刻本 乔可传刻本 吴弘基刻本 
罗泌《路史》文献学及神话学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朱仙林 
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一部保存有极为丰富的辑佚资料的神话学著作。本书首次全面且系统地考察了罗泌的家世和《路史》的文献学及神话学价值。考察时,本书以对《路史》文献构成所做的全面细致的梳理为依据,既揭示《路史》文献来源的丰...
关键词:神话学 文献来源 神话传说 文献学 神话历史 独特价值 辑佚 罗泌 
百家姓之祁(qí)姓
《侨园》2021年第5期55-55,共1页
姓氏起源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2.出自姬姓,黄帝之后。据《广韵》所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关键词:陶唐氏 百家姓 《路史》 公族 祁氏 《广韵》 少昊 姓氏起源 
百家姓之穆(mù)姓
《侨园》2020年第9期53-53,共1页
姓氏起源1.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宣公之弟名和。继承兄位,在位九年,死前将爵位传给宣文公之子夷,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为褒奖其品德,死后谥号为"穆",其支庶子孙遂有穆氏。2.北魏时改丘穆陵氏...
关键词:百家姓 《路史》 支庶 炎帝 北魏 姓氏起源 谥号 子姓 
上古时最著名的医生--岐伯
《党的建设》2020年第8期54-54,共1页张葆英 
岐伯是我国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相传他是北地安化(今庆城县)人。史志对岐伯多有记载,宋《路史》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史记孝武本纪》记:“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
关键词:《资治通鉴》 孝武本纪 上古时代 《路史》 岐伯 庆城县 
丰饶之境:阆中记
《牡丹》2020年第1期84-93,共10页杨献平 
巴郡地大,连绵数百里。《华阳国志·巴志》说:“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名山有涂、籍、灵台、石书、刊山。……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阆中居其中。《路史》上说“华胥生伏羲于此。”阆中此地...
关键词:华阳国志 鱼复 《路史》 伏羲 人文始祖 甘肃天水市 华胥 阆中 
《路史》说略
《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第1期40-57,126,127,共20页王彦坤 
笔者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宋罗泌<路史>校注"(14FZS006)书稿之<前言>
南宋罗泌撰、其子罗苹注之《路史》,历来被视为研究中国史前史及神话学之重要参考书。该书引用古籍极多,而其中许多已经亡佚,故又具有极高的校勘、辑佚与史料价值。此外,此书于考察罗泌其人,进而窥探时代思想、文化、学术风貌,于训诂学...
关键词:罗泌 罗苹 路史 
论《路史》女娲历史化的建构历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6-83,共8页陈嘉琪 
汉代以降,开始出现伏羲、女娲、神农并称为三皇的说法。即便女娲以女帝之姿立为三皇,冲击了古代男尊女卑的价值观,进而撼动自古帝王皆为男性的正统性,至唐司马贞乃进一步将羲、娲、农三皇补入正史。此说延续至南宋罗泌《路史》,更加彰...
关键词:女娲 三皇 路史 神话历史化 上古传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