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

作品数:2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会敏石恪蔡文清李平熊祥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顺学院浙江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旅游》《西藏教育》《文艺评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心雕龙·明诗》情志的自然融合论
《今古文创》2023年第27期13-15,共3页曲伟杰 王庆豪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提出了诗歌创作的“情”与“志”两种因素,情感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础,以内驱动力推动了诗的产生,志向又引导了情感勃发方向,以政治诉求为目的进行诗的书写创作。刘勰将“情”“志”合一为“自然”,即情中有志...
关键词:《文心雕龙》 《明诗》 情志融合 
情志并立:刘勰《明诗》的理论建构与当代意义
《今古文创》2022年第34期37-39,共3页姜韵琳 
《明诗》篇作为《文心雕龙》文体之首,不仅揭示了刘勰的诗学观念,同样也构建了诗歌审美范式。面对“缘情”与“言志”对立所带来的言说困境,基于“本乎道”的立场,刘勰用“莫非自然”弥合了《明诗》篇中的“情”与“志”,通过形而上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刘勰 《明诗》 
《文心雕龙》批评陆云研究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93-101,共9页胡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XZW001)。
引言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文才与兄陆机齐名,时称"二陆"或"二俊";又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自西晋以来,关于陆云的研究颇受世人关注,(1)成书于南齐时期的《文心雕龙》(2)就在《明诗》《定势》《熔...
关键词:《文心雕龙》 陆云 《明诗》 上海松江 陆机 
范文澜注“张衡怨篇”句辨析被引量: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李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龙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BZW040)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明诗》"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不仅存在字讹序倒、人名错标、卷次淆乱诸多讹失,而且将黄注、纪评、李补和黄札裒辑于一体,统统置于李详名下,既有乖其书著述体例,又致使阅者错识颜标,还导致注文仰...
关键词: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明诗》 《文心雕龙辑注》 辨析 
从《辩骚》《明诗》《情采》《物色》篇中看刘勰的抒情写作
《当代旅游》2017年第11期239-239,共1页刘浩男 
本文从刘勰《文心雕龙》的抒情艺术入手,通过刘勰对《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的抒情写作的阐述,总结出几点刘勰本人的抒情创作论,即要求心物交融,情采结合,抒发真实感情,以及会通前人特点等。这也是刘勰艺术眼光独到之处。
关键词:文心雕龙 刘勰 抒情方式 情采 物色 
《文心雕龙·明诗》研究综述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7期139-141,共3页蔡文清 
《文心雕龙·明诗》作为刘勰文体论方面的重要篇章之一,纵观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明诗》相关研究著述,其成果主要汇集在"持人情性""感物吟志""四言正体""五言流调""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五言之冠冕"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刘勰 《明诗》 持人情性 感物吟志 五言 
《明诗》篇诗学命题之形式、内涵及经学渊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11期121-123,共3页黄春燕 吴建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经学与古代文学批评理论"(项目编号:10YJA751088)
《文心雕龙·明诗》篇的诗学理论主要通过大量命题的运用而表述出来,从构成形式的角度看,本篇诗学命题主要有单句式、双句式以及多句式三种类型。这些命题的内涵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诗歌本体之阐释、诗歌创作规律之揭示及诗歌功用之...
关键词:《明诗》 诗学命题 经学 
刘勰的曹操诗歌创作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5-49,共5页刘智禹 
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曹操研究史"(kyxl2013088);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曹操研究史"(AHSHF09-10D19)
曹操是建安文学代表性的诗人,刘勰对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文心雕龙》中对于曹操文学创作的直接评价只见于《乐府》一章中,另外在《明诗》中对于曹操的诗歌创作只字未提,从中可以看出刘勰对于曹操的文学创作的评价是略带贬抑的。造成...
关键词:曹操 刘勰 《明诗》 《乐府》 诗歌创作 
浅析刘勰对五言诗的批评被引量:1
《参花(下)》2013年第8期33-34,共2页张冰 
《明诗》篇是《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的第一篇,是关于诗歌这一题材的专论,内容包括诗的定义、发展历史、诗体的风格,其中十分重视对五言诗的分析。本文简单分析了《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对于五言诗的批评。
关键词:《文心雕龙》 《明诗》 刘勰 五言诗 
从《明诗》篇管窥刘勰之诗论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石恪 
以刘勰的《明诗》篇为核心,就诗歌生成而言,从"感物吟志"的辩证关系探讨诗之生成;就诗体而言,刘勰坚持"诗有恒裁"同时,看到了诗歌体裁的进化;就诗之体貌而言,提出了"随性适分"。
关键词:感物吟志 诗有恒裁 随性适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