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案

作品数:43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毓洲张兵张玉石钟扬郭春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文史杂志》《历史档案》《文史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南山集》案新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57-60,共4页常津珲 成积春 
学者多将《南山集》案视作典型的压制思想的文字狱案,但如果考虑到此案发生于康熙后期立储之争的白热化阶段,所涉人物关系微妙且政治立场十分鲜明,以及案件处理结果较其他文字狱案过于轻微等因素,就可以看出,此案不但迥异于普通的文字狱...
关键词:《南山集》案 文字狱 夺嫡之争 
《南山集》案文字狱
《读书文摘》2012年第10期22-24,共3页赵晓耕 
传统帝制时代,皇帝得与士大夫共天下。所谓"明主治吏不治民",读书人向来是皇权不可或缺的帮手,但也是难以控制的对象。康熙年间的士人方苞曾言:读书人没有几个敢拿枪杆子作战,但却人人可以拿笔杆子跟你作对。自秦始皇设帝制,焚书坑儒,...
关键词:戴名世 文字狱 南山 康熙帝 士大夫 方苞 刑部 清朝 康熙年间 翰林院 
清初士人的明史意识与康熙朝文字案狱——以康熙朝“《明史》案”和“《南山集》案”为中心被引量:1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李润强 牛黎芳 
中华民族积淀的史实意识,在改朝换代之际凸现得尤为凝重,直指对于历史事实、世间真理的探究,并已超出修史本身的意义。清代大兴文字狱,成为打击汉族士人的重要手段,康熙朝“《明史》案”和“《南山集》案”,既反映当时士人群体忠于史实...
关键词:清代 士人 明史 文字狱 
戴名世《南山集》案
《书品》2006年第3期94-96,共3页崔文印 
戴名世《南山集》案,是清初继庄廷鑨史案之后,又一有名的文字狱。戴名世字田有,又字褐夫,号药身,桐城人。因其著有《忧庵记》以述自己之情怀,故时人又称其为忧庵先生。他一生以著述为务,据当代学者王树民先生考订,“戴氏生前自...
关键词:《南山集》 戴名世 文字狱 先生 文集 清初 
《南山集》案的透视被引量:4
《江淮论坛》1986年第3期87-89,共3页王树民 
清朝前期发生了多次文字狱,而贯穿历次事件的主要线索是民族思想斗争。如庄廷(钅龙)《明史》案,由于他的书中有所谓“违碍”之词。吕留良被挫尸,由于他公开地鼓吹“夷夏”之防。发生在康熙晚年的戴名世《南山集》案。
关键词:戴名世 《明史》 文字狱 思想斗争 南山 民族 夷夏 线索 民族思想 全祖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