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

作品数:8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查常平周伟驰任亭亭何魏魏耿小超更多>>
相关机构:金陵协和神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游戏机实用技术》《东方电影》《宗教与哲学》《研究与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钢锯岭》中的基督教思想
《世界文化》2023年第3期27-31,共5页孔艳 
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中,基督教思想始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耶稣受难记》表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临刑前十二个小时中所受的磨难与挣扎,展现了耶稣非同一般的博爱与容忍。《勇敢的心》和《启示录》则以耶稣为原型,展现那些具有耶稣...
关键词:基督教思想 《启示录》 赎罪 耶稣 十二个 博爱 不合时宜 
编后记
《圣经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327-329,共3页
纪元初年,基督教能破除犹太教的藩篱而迅速传遍希腊罗马世界,与使徒保罗的贡献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于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保罗被当之无愧地尊奉为其最伟大的建设者。除了福音书、《启示录》和若干出自他人之手的书...
关键词:早期基督教 《新约》 使徒保罗 福音书 犹太教 编后记 《启示录》 创始者 
文字事工坊2 从“听见”到“写下”——我对写作的点滴认识
《天风》2020年第2期28-30,共3页李世峥 
我对写作的认识,来自《启示录》里的一节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这段文字是来自"天上"的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
关键词:《启示录》 点滴认识 文字事工 
从《启示录》到革命书——郑振铎《灰色马》中的思想论辩
《圣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169-203,共35页黄若泽 
《灰色马》是郑振铎于1922年翻译的一部'信仰加革命'小说,主人公佐治和佛尼埃依据圣经尤其是《启示录》展开论辩,由此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思想基础。本文以'互文性'方法分析郑译小说与圣经文本之间的衍生关系,进而探讨这部小说在新文化运...
关键词:《启示录》 《灰色马》 郑振铎 革命 翻译 
石头上的《启示录》——澳门天主之母堂前壁立面图像研究
《圣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204-233,共30页李丞欣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罗旭龢夫人建筑环境基金
本文尝试从'图像/视觉释经'角度重新探讨俗称'大三巴牌坊'的澳门天主之母堂前壁立面系列图像的历史内涵。笔者认为,该立面承载了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它作为一个图像文本,在整体上与《启示录》文本之间存在着互文关系,是《启示录》接受...
关键词:澳门天主之母堂前壁立面 《启示录》 图像/视觉释经 中国经验 
对主,你是否不冷不热?
《天风》2019年第9期53-53,共1页恩惠 
自然界不冷不热的温度最令人舒适,不冷不热的食物也最宜人的胃口。但在《启示录》中,神对一些信仰处于不冷不热状态的基督徒发出严重警告:“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
关键词:《启示录》 自然界 基督徒 行为 
希望生活能得胜,怎么办?
《天风》2019年第8期64-64,共1页渊声 
问:与许多人一样,我的生活中也总有很多失败。譬如我没有力量胜过自己,像保罗在《罗马书》7章中所言,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在环境的引诱试探面前,我们往往站立不稳;在魔鬼的攻击、仇敌的叫嚣面前,我们软弱无力,明知这样不好,却无...
关键词:生活 《罗马书》 《启示录》 《箴言》 失败者 保罗 魔鬼 软弱 
丢勒的《祈祷之手》为何感人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9年第2期74-74,共1页心经禅修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是德国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启示录》,《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等。然而在他众多作品中,《祈祷之手》更被人熟知和敬重。这背后有着作者丢勒对哥哥深深的...
关键词:《祈祷之手》 丢勒 感人 《启示录》 艺术大师 木刻版画 作品 版画家 
西方自画像第一人丢勒的自信:艺术家等同造物主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黄薇 
离世纪之交的1500年还有几年,一股末日恐慌的心理思潮就席卷了欧洲,当时黑死病横行肆虐,圣经中描述的世界末日场景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有位画家极富商业敏锐地抓住了世人狂热的关注点,酝酿准备,在1498年就推出了15幅木刻画组...
关键词:造物主 艺术家 第一人 自画像 自信 丢勒 西方 《启示录》 
宗教世界中的“天堂”与“地狱”——跨文本阅读《启示录》与《地藏经》
《普陀学刊》2018年第1期277-304,共28页姜宗强 
本文采用李炽昌倡导的'跨文本阅读'的方法,对新约圣经《启示录》与大乘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天堂''地狱'的观念进行了文本细读,并对历史上明末杨廷筠的耶佛'天堂''地狱'思想比较研究的案例进行了辨析。本文的观点是:《启示录》中...
关键词:《地藏菩萨本愿经》 《启示录》 “天堂”“地狱”思想 跨文本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