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

作品数:208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宏武范圣宇胡妮温晶晶王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被想象的“斑点”——施蛰存与伍尔夫的意识流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52-54,共3页王璠 
施蛰存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小说代表作《魔道》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意识流手法,而将其意识流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简单对比发现,施蛰存的意识流有其独特风格,但似乎未...
关键词:施蛰存 《魔道》 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通过《墙上的斑点》看伍尔芙的生活和生命观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6Z期89-89,91,共2页刘冲 
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曾经风靡一时,在英国文化史上留下一道亮丽的光彩。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写作坚持以自身实践经验为题材,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叙述方式,通过小说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研究伍尔...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 伍尔芙 生活 生命观 
意识流小说中的衔接——以《墙上的斑点》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4Z期96-96,共1页刘潇 姜富元 
意识流小说情节的发展和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的制约,而是以意识流的方式进行。这使得语篇看似断裂、杂乱无章、缺乏衔接。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中衔接机制的应用并发...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衔接 连贯 
从《墙上的斑点》浅析柏格森“直觉说”对于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52-52,共1页王晶雪 
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本文以《墙上的斑点》为例从他的延绵的生命冲动,以及心里时间的构建方面,分析他的直觉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冲动 延绵 心理时间 
试析主观真实论在《墙上的斑点》中的运用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4X期4-4,共1页陈和莹 李雨霖 
主观真实论成为众多意识流小说的文艺理论基础,在弗吉尼亚.伍尔夫首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中就已体现。本文试图从主观真实这一角度出发,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心理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分析《墙上的斑点》中"真实"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 主观真实论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心理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