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音》

作品数:3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桂英周密冯千唐新艳张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烟台大学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关东学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端康成精选集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4期87-87,共1页 叶宗敏(译) 
《川端康成精选集》收录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不同时期七部代表作:《雪国》《古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山音》《睡美人》和《湖》这些作品的创作跨越漫长的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到60年代,较为全面地展示出...
关键词: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雪国》 《古都》 《千只鹤》 美学追求 诺贝尔文学奖 《山音》 
象征世界的构筑方法——川端康成小说《山音》的隐喻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年第2期120-127,共8页徐利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山音》中,作者对隐喻手法的运用已经从修辞格上升到语言认知、小说构建的层面。川端通过对能曲《菊慈童》的互文书写,使其文本要素成为《山音》的母题隐喻,谱写出一曲奇幻的异域求生之歌。以意象与《源氏物语》之语...
关键词:山音 川端康成 隐喻 象征世界 
川端康成《山音》意象的生态意蕴
《关东学刊》2020年第1期128-137,共10页李伟萍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日本环境文学研究”(J14WD14)。
《山音》以“山音”“雨”等核心意象构建了一个意象化的世界,集中展现了信吾对死亡的恐惧及其枯木逢春的欲望与净化过程。信吾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意象融为一体,并最终在佛教的“万物一如”“轮回转世”中实现了自我拯救。回归民族传统,...
关键词:山音  “轮回转世” 生态意蕴 
《山音》中的梦境解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12-113,共2页段海珠 王永奇 
《山音》是川端康成于1954年4月发表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川端对于主人公尾行信吾的“梦境”进行了详细清晰的刻画,据统计书中完整描写的梦境共有八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他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但梦往往不是愿...
关键词:《山音》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国画作品欣赏 柳谦 《山音》
《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人至暮年,发现自己竟这样孤独
《中国三峡》2018年第12期116-117,共2页张焕焕 
当身体的机能逐渐衰退,一个迟暮之年的人会想些什么呢?面对死亡,他们是否会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会?川端康成的《山音》就讲述了一个老人的故事。也许这本书没有《伊豆的舞女》那么有名,却和《千只鹤》一起,被认为是日本文学的杰出之作。...
关键词:川端康成 《山音》 叶渭渠 
川端康成《山音》梦释
《文化学刊》2016年第9期65-68,共4页郑言 
川端康成的小说《山音》有很浓厚的梦幻色彩,有大量对梦境的直接描写。本文根据梦境内容,将小说中的十二个梦境分成四类主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川端康成的身世经历,剖析梦的来源。最终上升到审美心理层面,揭示川端康成独特的梦境表达方式。
关键词:《山音》 川端康成 梦境 精神分析 本能欲望 潜意识 物哀 
川端康成《山音》与慈童能面具——试论主人公信吾的灵魂“再生”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5期39-40,共2页李帆 
《山音》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晚期的作品。年过花甲的主人公信吾不愿承认自己的衰老,害怕面对死亡,加之对初恋的执着让他的生活变得昏暗无光,让他的灵魂几近死亡。慈童是不老不死的少年,比现实中的女人更加妖艳。在...
关键词:慈童能面具 永远的少年 菊子 灵魂再生 
探析《山音》中的虚无感与物哀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30-31,共2页徐竞 
《山音》不仅在文章结构上堪称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还把婚外情的主题升华到艺术的高度,加上精炼的行文技巧,被誉为是一部"充满《源氏物语》般传统气息"的文学作品。本文将以川端康成杰作之一的《山音》为中心,探析其作品中的虚无感与物...
关键词:《山音》 川端康成 虚无感 物哀美 
《山音》中的老年男性——尾形信吾形象分析被引量:1
《青春岁月》2013年第18期14-15,共2页董晓 
川端康成笔下的男性形象对完善小说结构,深化哀美基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山音》开始,川端康城的创作有意将男性摆在突出的地位,这些男性也以中老年为主。本文将以《山音》为例,从尾形信吾的生理、心理、情感方面分析川端康城笔下...
关键词:川端康成 老年男性 尾形信吾 形象 自身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