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壹周》

作品数:19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冬梅翟左扬盛韵夏雯萧轶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报业》《传媒观察》《大观周刊》《编辑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6年勿忘初心
《华东科技》2016年第1期1-1,共1页李岩 
2015年已经过去,这一年,许多优秀的传统媒体没有走过"寒冬"——《上海商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这些耳熟能详的报刊相继凋零。但凋零并不都意味着死亡,而是换一种方式努力前行,就像同为媒体人的我们仍对跃然于纸上的铅...
关键词:《上海壹周》 传统媒体 科技创新 报刊 
《上海壹周》宣布休刊
《新闻知识》2016年第1期41-41,共1页
日前,《上海壹周》发布公告,宣布《上海壹周》报自2015年11月份起休刊。《上海壹周》创办于200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向读者讲解流行与时尚,引导读者注重城市生活质量。“上海壹周”曾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08年,《上...
关键词:《上海壹周》 休刊 城市生活质量 2008年 文艺出版 著名商标 上海市 零售量 
消费社会与中产阶级的“梦想家园”——《上海壹周》的“上海想象”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62-65,共4页崔冬梅 周建国 
曾一果主持的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当代中国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2011JB860003);201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与传播研究>(11TQC008)的成果
《上海壹周》在上海城市文化构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注上海的白领阶层,创建白领阶层的梦想家园。一方面通过其画报的版面、内容等显示出国际性、时尚感极强的白领文化;另一方面《上海壹周》以它特有的"城市怀旧"情节,缅怀历史,...
关键词:《上海壹周》 媒体建构 上海想象 
从《上海壹周》餐饮栏目看“海派文化”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5-40,共6页崔冬梅 
大众传媒力图展示现实社会,以传媒的力量将都市摩登气息广泛传播,而受众在传媒影响下日益滋长的消费主义观念亦促使传媒愈加关注现实社会,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城市与媒介的关系更加亲密。文章以《上海壹周》餐饮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份...
关键词:《上海壹周》餐饮栏目 海派文化 
《上海壹周》的人物专访——小资群体文艺世界的引领
《大观周刊》2012年第14期13-14,共2页王丽芳 
《上海壹周》是一份可读性很强的报纸,究其原因,是其丰富又个性的内容决定的。《上海壹周》小文艺版的人物专访是该报最具内涵、思想和个性的地方。本文研究了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结构特点、版面分析,人物专访的结构,受众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上海壹周》人物专访采访 对象 小资 文艺 
发生
《新发现》2012年第11期126-126,共1页
9月20—23日,以“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品牌价值再造”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上海壹周》和《新发现》杂志同时荣列“2011~2012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榜单,分别被评为“最具品牌价值生活服务类报纸”和“...
关键词:生活服务类报纸 媒体品牌 《上海壹周》 中国品牌 品牌价值 高峰论坛 价值再造 移动互联 
“上海书评”:不仅是一份书评被引量:2
《编辑学刊》2011年第4期54-59,共6页盛韵 
《东方早报》的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诞生已三年,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份书评可谓逆流而动。在西方不少传统大报面对激烈竞争以牺牲书评版作为自救策略之时,《上海书评》的诞生体现了纸媒的一种极具远见的应对思路,并产生了相当的文...
关键词:《上海壹周》 书评 《申江服务导报》 文化副刊 《东方早报》 自救策略 激烈竞争 应对思路 
首届“锦绣文学大奖”揭晓
《上海采风》2011年第3期83-83,共1页
为了推动当代原创小说的蓬勃发展,打造培养未来文学名家的重要平台,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支持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杂志社、《小说界》杂志社、《上海文学》杂志社、《萌芽》杂志社和《上海壹周》报社六家...
关键词:《上海文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壹周》 原创小说 杂志社 上海市 出版集团 作家协会 
“Zer”系列第一季《小说酱》首发
《出版参考》2010年第16期21-21,共1页韩阳 
本刊讯 8月12日“Zer”系列第一季《小说酱》新书首发式在上海举行,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臧建民、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作协副主席王纪人、作协创联室主任于建明、著名先锋作家、《上海壹周》总策划出席此次活动。
关键词:小说 《上海壹周》 党组副书记 文汇出版社 先锋作家 首发式 作协 秘书长 
胡侃
《消费》2010年第45期I0028-I0028,共1页
虽说网络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电视,但每天吃完晚饭,全世界仍有4亿人选择坐在电视机前——但那种传统的“电视台播什么我看什么”的方式却早已无法令人满意,现在.即使是最不挑剔的观众。也希望荧屏中的内容能由他自己决定。由此,将网...
关键词:《上海壹周》 网络视频 电视台 影响力 电视机 播放器 观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