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断断》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莉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广角》《学术交流》《当代作家评论》《出版广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染事与非,独留音乐在心间——作家陈染与音乐
《琴童》2018年第11期59-60,共2页尼坤 
陈染当代作家。曾任大学教师,后到出版社工作。已出版小说专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离异的人》《无处告别》《陈染文集》6卷,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散文随笔集《声声断断》《断片残简》《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流水不回头》...
关键词:当代作家 陈染 出版社工作 《嘴唇里的阳光》 音乐 《无处告别》 《私人生活》 《声声断断》 
记忆比笔墨更深远——读陈染女士《声声断断》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孙国军 
参加名目繁多的会议,听那些了无新意的报告,疲惫又无聊,好在带了一本书,就在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噪声中,默默读书吧,用心灵与书写者对话,毕竟是近一段时问来难得的休闲机会。带了一本什么书呢,临行前,走的匆忙,随便在书柜中...
关键词:《声声断断》 女士 陈染 《私人生活》 笔墨 记忆 《无处告别》 专家学者 
自我的审视——评陈染《声声断断》
《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163-165,共3页杨莉 
陈染的小说《声声断断》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对生活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矛盾、苦闷。她无法摆脱“精神深度”的纠缠,走出内心回到现实中来。《声声断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真诚、自然的陈染。陈染把日常生活吸纳到无...
关键词:陈染 《声声断断》 自我 心灵体验 
孤独的贵族——读陈染的《声声断断》被引量:3
《当代文坛》2001年第3期50-51,共2页汪登存 
关键词:陈染 小说集 《私人生活》 随笔 孤独 往事 智者 实在 存在 枯竭 
一部新的文本尝试——陈染《声声断断》解读
《牡丹》2001年第6期79-80,共2页隋桂月 杨莉 
《声声断断》是陈染用两年半的时间精心雕琢的一本日记体文本,是继《私人生活》后的又一力作,完全是她私人生活的另一侧面。这部作品与她过去所标榜的私人故事相比,更具有私人性,完全是自己对自己的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对话。在纪事中,融...
关键词:陈染 私人生活 文本 日记体 故事 心路历程 尝试 日常生活 私人性 女性 
孤独的贵族——初读陈染的《声声断断》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01年第1期49-50,共2页汪登存 
如果说陈染因写作、出版《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小说集而使我们崇拜和感动,那么成名后的陈染面对写作资源的日渐枯竭,勉强写出的断想式的随笔《声声断断》给我们的只能是虚弱和苍白。虽然时下有些走红的评论家对《声声断断》...
关键词:《声声断断》 陈染 随笔 文学评论 文艺美学 表现手法 
何满子谈节制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何满子 《声声断断》 《不可言说》 文学 中国 
《声声断断》(长篇日记)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吴义勤 
对于陈染几年来的不写小说,评论界、文学界既有热情的期待,又有许多这样那样的猜测和怀疑。陈染怎么了?她创作力枯竭了吗?她小说写不下去了吗?她现在在做什么呢?她的精神和思想停泊在什么地方?而《声声断断》这个长篇独自的出版可以...
关键词:长篇 陈染 小说 文学界 心路历程 作家 真实 枯竭 怀疑 精神 
关于写作的对话被引量:6
《大家》2000年第4期76-84,共9页陈染 王朔 
关于新书王朔:我看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你这两本新书《声声断断》和《不可言说》,看得出来,前一本是日记体的,你把生命与艺术交融到极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闪电,把我们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无限诗性、哲思和感悟。
关键词:人物访谈 作家 <<声声断断>> <<不可言说>> 
陈染和她的两本新作:《声声断断》和《不可言说》
《出版广角》2000年第8期56-57,共2页何满子 
评论陈染我没有足够的资本。我不是当代文学的批评家,既不把握现象,更不把握动态。这20年来新出的作品只是偶尔撞到我眼里来的才读过可数的几种,当然还得作品能吸住我才能留下点印象。在新近读到的《声声断断》和《不可言说》(均作家出...
关键词:<<声声断断>> <<不可言说>> 图书介绍 陈染 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