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

作品数:107被引量:6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倪坤鹏邓晓芒王绯李美皆何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自未知的乐声
《新读写》2024年第5期51-53,共3页陈染 
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一本书,一本来自肖邦的故乡——波兰文版的《私人生活》,它静静地孤立在书柜边角处,被那些气势磅礴、盛大恢宏的主流套书覆盖碾压着。我感叹自己的疏忽,居然让它隐没了那么久才看到,如同肖邦的钢琴曲一样姗姗来迟。肖...
关键词:波兰文 《私人生活》 钢琴曲 肖邦 气势磅礴 
从冲突到和解再到超越——论《到灯塔去》与《私人生活》中的两性叙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45-52,共8页翟传秀 
两性伦理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之一,作为中西方独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代表,伍尔夫和陈染都试图在作品中思考并展示她们所认识的两性关系,《到灯塔去》和《私人生活》是她们最具个人性、思考性、代表性的作品。文章通过对《到灯...
关键词:到灯塔去 私人生活 两性叙事 双性同体 超性别意识 
浅析《私人生活》家庭观及女性价值思考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16期48-50,共3页黎铭萱 
作家陈染在其作品《私人生活》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不同组成、不同情况的家庭,通过对比女性在不同家庭中的生活体验,展现了不同于传统中国式家庭的家庭观。结合社会性别建构论以及社会角色理论,本文尝试结合时代家庭观的变迁,思考女性在社...
关键词:《私人生活》 家庭观 社会性别建构论 家庭角色 
视角·人称·结构——论陈染《私人生活》的思辨性形式表征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5期137-143,共7页任现品 陶慧丽 
《私人生活》是陈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文本。自问世以来,学界不断从女性意识、私人化写作、叙事策略等角度探究这部作品,研究成果颇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意蕴的丰富性与形式的独特性,但该作的内在特...
关键词:陈染 个体与群体 内在特质 形式表征 内在紧张 叙事形式 思辨性 研究成果 
隐秘与孤独:论《私人生活》中女性的痛苦私语
《今古文创》2023年第16期4-7,共4页王梓琰 
陈染的《私人生活》作为20世纪90年代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带有十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作者完全站在女性主义立场,运用女性的言说方式,讲述了一个当代女性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女性最真实的声音、情感和欲望,表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女性...
关键词:陈染 欲望 困境 隐痛 
记忆之下:残缺时代与残缺的人——试论陈染自传体小说《私人生活》
《南方文坛》2022年第6期161-166,共6页温咚荻 
1995年,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在大陆出版,因“私人写作”和“个人化写作”备受瞩目,相继在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出版,反响热烈①。在此之前,陈染创作了《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从《不可言说...
关键词:自传体小说 个人生活经历 《私人生活》 陈染 个人化写作 私人写作 人生旅途 大陆出版 
女性私语化写作的审美研究——以《私人生活》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6期19-21,共3页林芷含 
20世纪末期,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先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舞台,其私语化特质为文坛所瞩目。小说里,在倪拗拗的成长旅途中,她面对了不同的同性、异性角色,并在两性关系的情感探索中不断成长,展现了独特的感伤和孤...
关键词:女性写作 私语化 审美研究 《私人生活》 
自我的建构:从精神分析视域解读陈染的《私人生活》
《汉字文化》2022年第3期144-145,共2页柴梦飞 
陈染的《私人生活》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倪拗拗的成长历程。本文旨在从精神分析的视域出发,分析其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的建构。围绕"自我",本文将"镜子""梦境""浴缸"这三个意象作为切入点,勾勒出一幅彰显着女性独特的性别意识和生...
关键词:陈染 《私人生活》 自我 意识 镜子 梦境 浴缸 精神分析 
双重审视下的女性身份认同与精神困境——镜像视域下的陈染《私人生活》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8期73-75,86,共4页苑琨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回归的时代大潮对90年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陈染《私人生活》中镜像书写的解读深入到女性较为私密化、个人化的内心世界。体会这种由于向个人叙事的转变所带来的对...
关键词:《私人生活》镜像视域 身份认同 精神困境 
“私人化”写作的误置--由陈染《私人生活》说开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8期76-78,共3页魏智琳 
本文首先从"私人化"与"个人化"的辨析出发,探讨陈染等女性"私人化"写作中囿于"自己的屋子"的幽闭式写作以及社会性匮乏所导致的局限,反思私人经验的有限性对"私人写作"的局限以及作品的自我复制与重复,进而探索卫慧、棉棉等"晚生代"及"8...
关键词:“私人化” 误置 《私人生活》 陈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