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

作品数:197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启成陈荣清李恒滨李维王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贵州大学故宫博物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求其通”而“空群雄”——吴昌硕《石鼓文》书法的承与变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8期130-135,共6页马龙 
一、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唐代书论家张怀璀赞颂《石鼓文》日:“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①《石鼓文》的线条圆劲挺拔、粗细一致,体势协调严谨、庄正雄浑,格调高古逸,意境朴茂沉雄...
关键词:吴昌硕 书论 石刻文字 大篆 审美价值 小篆 朴茂 
以书入画——吴昌硕《石鼓文》书法对其绘画的影响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8期140-141,共2页贾晓潼 
吴昌硕自幼喜爱书法,尤对《石鼓文》情有独钟。他曾自云:“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年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纵观吴昌硕一生,临摹并创作了大量石鼓书法,却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为目的,而是深入研究其笔法、结构,并参与己意,最终...
关键词:吴昌硕 以书入画 绘画作品 书风 临摹 布局结构 朴茂 篆书 
从吴昌硕临《石鼓文》论民国时期的临书观念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4期55-58,共4页冯泽伟 
吴昌硕作为清末民初的书法大家,其以旗帜鲜明的书法成就延续了清代以来的碑学传统,对碑学在清末民初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别具一格的临书观念不仅成就了自身风格的塑造,而且对后世的临书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吴昌硕 碑学 书法成就 清末民初 清代以来 书法大家 民国时期 观念 
从吴昌硕《石鼓文》交易探析清末民初篆书消费风尚
《艺术评鉴》2024年第14期56-61,共6页郭倩如 
吴昌硕的《石鼓文》篆书是其书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昌硕晚年的声望与社会影响力,加之《石鼓文》风格的雅俗共赏,以及众多藏家的竞相购藏与赞助,共同推动了吴昌硕《石鼓文》的交易,使其在清末民初的上海书画市场中占有突出地位。...
关键词:吴昌硕 《石鼓文》 书法市场 篆书消费风尚 
陆和九校藏《石鼓文》“执”字未损本考述
《中国书法》2024年第7期175-177,共3页霍超 
本文通过重点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藏陆和九校藏《石鼓文》“执”字损本,揭示该清拓本的详细考据点、朱批信息,并进行拓衣图像整理、校勘比对,在丰富学界和鉴藏界对《石鼓文》清拓本的版本认识与探讨.
关键词:石鼓文 陆和九校藏 清拓本 
《石鼓文》铭文(局部)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4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唐代时在陕西凤翔发现了我国现有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学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遗物。石鼓上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书风矫健劲又娴娜多姿,后世取法者甚众。
关键词:陕西凤翔 战国时期 西周金文 石鼓文 刻石 秦国 秦代 
基于书法“标准形”模型对吴昌硕《临石鼓文》书迹系年的推断
《西泠艺丛》2024年第5期62-74,共13页苏超 周好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多元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路径研究”(编号2022SJYB02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昌硕是清末民初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师,前人对吴昌硕的研究多为对其篆刻与交游之考,而对其书迹中的系年问题研究着墨不多,但吴昌硕书迹中至今仍存某些系年疑问。本文通过对吴昌硕署名墨迹的字形进行量化分析,以建立吴昌硕...
关键词:吴昌硕书迹 临《石鼓文》 书法“标准字” 系年推断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石鼓文》研究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李瑞振 
《石鼓文》拓本传世者,以元、明时所拓为贵。举目海内,明拓《石鼓文》亦不过寥寥数本而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石鼓文》一册,为明代晚期拓本。清代中期,此拓本归郭尚先收藏;清后期,又归傅以礼处;民国时期,此本入邵章斋中。拓本内有...
关键词:《石鼓文》 明拓 郭尚先 傅以礼 补配 
名家临名帖——弘一临《石鼓文》选
《书法》2024年第3期168-169,共2页孙稼阜 
释文: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弘一法师出家前于书法临古下过大功夫,篆、隶、草、行、真无所不临。他的临作有两大特征:一是无论何体皆力沉墨厚,方圆分明,拙重中见巧妙;二是临作形神兼备,无一笔随意处。书法临古,由形及神,从细节处...
关键词:形神兼备 弘一法师 临古 名帖 临作 书法 方圆 
高校篆书课程探析——以《石鼓文》为例
《美术文献》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郎少奇 
在高校书法学专业中,篆、隶、楷、行、草(甚至于篆刻)都属于必修课程。除此之外,2024年全国开始实行书法统考,很多省份在书法统考中要求考察篆书创作,可见国家对篆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学好篆书是学好篆刻的重要基础。篆书有大篆和小...
关键词:《石鼓文》 结字 字义 临习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