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作品数:283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党志刚崔钰朱江勇温娉婷李小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程式为核传承戏曲艺术
《当代戏剧》2024年第5期71-72,共2页杨静 
凡学问之形成,均为历代学人累加所致,戏曲亦如是。传统戏凝聚了历代艺人的创造,所谓四功五法,行当、流派的特点都主要是由传统戏体现出来的。近年来,我有幸先后学习、排演了《穆桂英大战洪州》《玉堂春》《哑女告状》三部经典剧目,其中...
关键词:《玉堂春》 穆桂英 四功五法 经典剧目 艺术传承 程式美 传统戏 戏曲艺术 
以泉溉田独树一帜 霍泉: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典范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流惜子 
山西南部汾河岸边的洪洞,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句“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成了多少国人寻根的心灵所系;京剧《玉堂春》里的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为它的声名远播蒙上了一层幽默气息;位于洪洞县的古建...
关键词:《玉堂春》 赵城金藏 广胜寺 山西南部 洪洞县 分配和管理 
河北省优秀青年演员 吴佳磊
《大舞台》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吴佳磊,二级演员,2004年毕业于石家庄市艺术学校,现为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演出团副团长。吴佳磊工叶派小生,扮相俊美,噪音高亢清脆,文武兼备。师从王克强、余少英、张靖祥等多位老师,2016年拜京剧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为师。擅演剧目有...
关键词:《玉堂春》 《白蛇传》 白门楼 《西厢记》 文武兼备 京剧艺术 副团长 优秀青年 
“伶歌三叠”京剧演出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京剧》2023年第10期93-93,共1页 
“伶歌三叠”韩宜珈尚派京剧专场于2023年6月、7月先后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三晚连唱《玉堂春》《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汉明妃》三出传统剧目。三出戏唱做繁重、允文允武,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伶歌三叠”是健图剧社倾心打造的戏剧艺...
关键词:中国戏曲学院 《玉堂春》 演出现场 专家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探皇陵 北京京剧院 三叠 
“伶歌三叠”韩宜珈专场再现京剧尚派风华
《中国京剧》2023年第7期98-98,共1页 
2023年“伶歌三叠”韩宜珈尚派京剧专场于7月6日-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连续三晚演出传统剧目《玉堂春》《大·探·二》和《汉明妃》。其中《玉堂春》和《大·探·二》是较有代表性的青衣戏,尚小云先生的代表作《汉明妃》全剧近些年...
关键词:《玉堂春》 尚小云 陈少云 三叠 尚派 汉明 传统剧目 青衣 
挖掘整理濒临失传流派剧目小议——京剧荀派《三堂会审》
《中国京剧》2023年第7期101-104,共4页吴津瑶 
2022年度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MFA类项目成果。
京剧《玉堂春》一剧为传统名剧,该故事取材于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在京剧的舞台上过去只演《起解》《三堂会审》两折。上世纪20年代荀慧生与王瑶卿、陈墨香共同打提纲、写本子,对其场次进行增益,形...
关键词:《玉堂春》 荀慧生 王瑶卿 玉堂春落难逢夫 陈墨香 《警世通言》 冯梦龙 濒临失传 
“伶歌三叠”韩宜珈再现尚派风华
《新民周刊》2023年第21期78-78,共1页
上海京剧院尚派传人韩宜珈将于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7月6日至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续三晚演出尚派剧目《玉堂春》《大探二》和《汉明妃》,其中《玉堂春》和《大探二》是尚派唱功戏代表,尚小云的代表作《汉明妃》全剧将重...
关键词:《玉堂春》 上海京剧院 尚小云 唱功戏 尚派 汉明 日至 
崇公道可道
《杂文选刊》2023年第4期58-59,共2页刘吉同 
崇公道是戏剧《玉堂春》里的一个狱卒,算一个小公务员吧,剧中他的职责和任务是将苏三从洪洞县押解至南京复审。崇公道地位微不足道。但却有可道之处。他世事洞明。崇公道在官场最底层浸泡多年,阅人阅案无数。因此,虽然卑微卑贱,但却对...
关键词:《玉堂春》 世道人心 世事洞明 公道 最底层 洪洞县 公务员 狱卒 
从荀派艺术特点看张佳春专场演出
《中国戏剧》2023年第2期7-8,共2页荀皓 
博采众长,活用行当荀派艺术自我祖父创立以来始终秉承众家之长。演绎荀派剧目最不能拿行当的规矩去套,“长于刻画人物”“演人不演行”是荀派艺术的典型风格。比如,《玉堂春》《勘玉钏》《红楼二尤》《荀灌娘》《卓文君》等,既有青衣风...
关键词:专场演出 《玉堂春》 荀派艺术 《红楼二尤》 《卓文君》 刻画人物 霍小玉 花衫 
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艺术形象构建探究——以歌剧《玉堂春》为例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20-124,共5页杜立新 
中国的歌剧经过无数波折和艰难创新,逐渐具备了“中西合璧”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歌剧中的女性角色的成功塑造,是民族歌剧创新成功的主要成就和重要内容。以民族歌剧《玉堂春》中的“苏三”为例,从角色设计、旋律运用、女主角的演唱等...
关键词:民族歌剧 女性角色 艺术形象 构建探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