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阳秋》

作品数:50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永韩雨恬李芹梁凤居束景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大学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城乡建设》《杜甫研究学刊》《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昌龄的方外诗踪——“解密王昌龄”之四
《博览群书》2023年第7期96-96,98-102,共6页崔淼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以边塞、宫怨和送别诗闻名。从总体倾向上看,这些诗作体现了诗人心系国事、关注现实的儒家思想,宋人葛立方甚至有“观王昌龄诗,仕进之心,可谓切矣”(《韵语阳秋》)的评价。...
关键词:王昌龄 诗家夫子 关注现实 葛立方 盛唐时期 送别诗 宫怨 《韵语阳秋》 
历代诗话选辑
《师道(人文)》2022年第7期58-58,共1页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大抵诗之妙轨:情若重渊,奥不可测;词如繁露,贯而不杂;气如良驷,驰而不轶。由...
关键词:葛立方 《韵语阳秋》 历代诗话 平淡 选辑 
《韵语阳秋》杜诗评论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27-29,共3页许琛琛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5@ZH046)
南宋葛立方所著《韵语阳秋》,以使诗"归之正"为目的。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葛立方极为推崇杜甫。在《韵语阳秋》中,借助于对杜诗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的深入探讨,葛立方在充分彰显自身爱国情怀的同时,建构了其诗论标准。《韵语阳秋》的杜诗评...
关键词:韵语阳秋 杜诗 评论 
“一句成名”的古代诗人
《课外阅读》2016年第18期55-56,共2页海纳 
南宋诗词研究者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一书中,得出一个结论:“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一首诗,不必句句都精彩;一个人,无需事事都拿手。只要一句精,一招鲜,就...
关键词:古代诗人 《韵语阳秋》 研究者 
罗让与襄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77-77,共1页魏平柱 魏迎晖 
宋·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十四中云:“本朝书,米元章、蔡君谟(蔡襄)为冠,余子莫及。君谟始学周越书,其变体出于颜平原(真卿)。(米)元章始学罗逊[濮王讳]书,其变体出于王子敬,……元章镇江焦山方丈六版壁所书,与子敬行笔绝相类...
关键词:宋·葛立方 《韵语阳秋》 罗让 襄阳 
宋本《韵语阳秋》的版刻特征及文献价值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5-78,共4页钱汝平 
南宋葛立方所撰《韵语阳秋》二十卷,是一部诗歌评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其为宋人诗话之善本。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完整的宋本《韵语阳秋》二十卷,是该书现存最早的刊本。文章对其版刻特征和文献价值作了分析,指出其亦非最早印本,...
关键词:《韵语阳秋》 刻本 文献价值 
苏轼《前赤壁赋》讲录(第三讲)
《文史知识》2015年第6期51-56,共6页叶嘉莹 李东宾 
我们把苏东坡的生平已经简单的看过了,我们在讲到他的生平的时候,屡次谈到一件事情,据说他屡次被贬官都是因为当时一些嫉恨他的人摘录他的诗文里的一些话,说他的诗文里有诽谤朝廷、讥评时政的言辞。究竟详细的情形是如何呢?东坡的...
关键词:《前赤壁赋》 《石林诗话》 苏轼 《韵语阳秋》 苏东坡 诗文 叶梦得 生平 
《韵语阳秋》版本补考
《古籍研究》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何新所 韩雨恬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韵语阳秋校释》阶段成果
《韵语阳秋》是南宋时期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诗话著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书提要称之为"在宋人诗话中,犹为善本也",《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①。关于《韵语阳秋》的版本,郭绍虞《宋诗...
关键词:韵语阳秋 葛立方 宋诗话考 出版说明 宋刻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版本学 郭绍虞 硕士论文 文津阁 
天然去雕饰——读袁修钧先生《晚耕小集》
《东坡赤壁诗词》2014年第5期63-64,共2页童勉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这两句诗,古代诗歌批评家常用以比喻平淡自然的风格。什么是平淡自然?古人解释说:“得于天趣”(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混然天成,天球不琢”(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渊明的诗就是...
关键词:雕饰 天然 古代诗歌 《冷斋夜话》 《韵语阳秋》 平淡自然 批评家 陶渊明 
《韵语阳秋》诗学观探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黄莉莉 
《韵语阳秋》的诗学观为主张恢复诗歌的兴寄传统和道德规范作用,但在恢复传统的同时又强调实践经验与创作的关系和追求自然平淡的诗美理想。通过这些诗学观可以看出,《韵语阳秋》对江西诗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关键词:《韵语阳秋》 诗学观 传承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