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

作品数:117被引量:1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少荣李彰有梁侠唐平黄振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界(教师培训)》《中学教学参考》《职教论坛》《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政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归纳“党和国家”的一般知识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年第5期139-139,共1页卢艳云 
“党和国家”的知识是《政治常识》常考的知识点,如果能将“党和国家”的一般知识加以归纳,答这类主观题想得高分并不难。 一、有关国家(即国家机关)一般指政府的共性的知识点 1.政府的含义:政府是履行国家职能管理国家行政事...
关键词:国家机关 知识点 归纳 《政治常识》 社会公共事务 职能管理 行政事务 主观题 
《政治常识》考点透析
《高考(政史地)》2007年第11期28-31,共4页沈洪满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宗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对外政策等内容是高考考查密度较大的知识。对此,要注意结合现实问题,全面、灵活地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政治常识》 透析 考点 党的领导方式 权利与义务 国家职能 活动原则 国家机构 
《政治常识》易错知识点题析
《高考(政史地)》2007年第3期13-15,共3页张玉枝 杨爱 
解析 C为易错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故A、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后者则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
关键词:《政治常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点题 知识 根本政治制度 易错点 
在政治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探索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刘成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实践。为克服教材滞后性与教育时代性的矛盾,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教学中,注重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内容方面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课 三个代表 十六大精神 《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 
旧史政权兴亡周期率与新中国民主治腐方略──谈对《政治常识》中“民主之路”的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年第6期19-20,共2页吴少荣 
关键词:政权兴亡周期率 《政治常识》 治腐方略 民主之路 中国民主 毛泽东 黄炎培 民主制度建设 人民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第4期2-2,共1页禾地 
大学生看到了党的光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9级学生金文超在《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一文中写道:“我的家乡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市,今年暑假回家,正碰上家乡人民奋勇抵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多天所见所闻,令人感奋不已。我看到了真正共产...
关键词:教学参考资料 松花江畔 特大洪水 阿什河 家乡人民 人民群众 北京农业大学 叫喊声 哲学系 文中 
《政治常识》学习思考与能力训练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第4期46-47,16,共3页丁培昌 丛树文 
分析说明题一、1991年12月25日,钱其琛外长向七届人大常委第23次会议报告国际形势时说:“1991年的国际形势继续剧烈动荡。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和南斯拉夫内战三件大事使整个世界受到震撼。”
关键词:国际形势 七届人大 南斯拉夫内战 反对霸权主义 “和平演变” 不干涉内政原则 和平外交政策 人权问题 我国各族人民 国家主权 
《政治常识》学习思考与能力训练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第2期37-48,29,共13页田祖宇 赵仪 赵东祥 刘佳复 梁世昌 徐大贵 苏力军 
五、民族(一)不定项选择题1、民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是由于民族具有A.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B.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祖先C.共同的生理特点,如肤色、体型等D.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答:(A、D) 辨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是“民族...
关键词:民族问题 国家主权 “和平演变” 多民族国家 议会制度 现代化建设 国际关系 祖国统一 内部矛盾问题 剥削制度 
《政治常识》学习思考与能力训练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第1期32-48,共17页
一、阶级 (一) 不定项选择题 1、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是说在阶级社会中 A.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不是阶级斗争 B.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 C.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 D.
关键词:无产阶级政党 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民主 迷惑性 资本主义民主 国家政权 政治现象 政治生活 权力主体 超阶级 
《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1年第11期42-42,共1页肖遥 
明清两朝皇帝宣传佛教明清两朝虽是中国佛教衰落的时期,但由于佛教的某些精神,适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所以这两朝的统治阶级仍然狂热地宣传、利用宗教。明清两朝皇帝都不同程度地信仰佛教。朱元璋青少年时期曾当过和尚,登基伊始,便在...
关键词:教学参考资料 封建统治者 中国佛教 信仰佛教 蒋山 浴佛节 悉达多 神僧传 僧衣 释迎牟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