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

作品数:52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乐爱国彭林陈来钟小明王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淮论坛》《广西社会科学》《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省修身:试析《中庸章句》中“君子之道”的德性修养论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刘金旻 
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君子之道”的思想内涵经过历代学者的充实与完善而逐渐呈现出深刻的哲理思想与现实意义。先秦时期的著名儒家经典——《中庸》对儒家“君子之道”的缘起、内涵及其道德要求等均进行系统而丰富的论证,故...
关键词:《中庸章句》 君子之道 君子 儒家 
詹仪之与朱子“四书”学在岭南地区的早期传播
《朱子学研究》2021年第1期126-136,共11页程继红 庄欣 
詹仪之(?—1189),字体仁,遂安人,锐于问学。举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舒州宿松簿,绍兴府余姚县丞,知湖州乌程、常州宜兴二县。乾道九年(1173),出知台州。淳熙二年(1175)二月改信州。后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改转运判官,又易广西路转运判...
关键词:朱子学 《中庸章句》 十三年 《中庸》 早期传播 岭南地区 
朱子《中庸章句》的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杨玉婷 
“道统”说在朱子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理解关系到对朱子哲学的整体定位。朱子“道统”说的成熟形态出现在《中庸章句序》中,理解《中庸章句》,有助于我们把握朱子的道统意识。《中庸章句序》指出子思作《中庸》的原因在忧“道...
关键词:中庸 道统 朱子 郑玄 道德心性 
李光地《中庸章段》之分章结构及思路分析——兼与朱子《中庸章句》比较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1期74-81,共8页孙玲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四书学史”(编号:13&ZD060)阶段性成果
李光地将《中庸》分为12章,做出了与朱子不同的章段划分。除却承朱子之意,《中庸章段》有其自身不可忽视的价值。首先,其分章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其次,他从分章的角度解读《中庸》各章的章旨,为我们理解《中庸》的义理提供了新的方法思...
关键词:李光地 分章 中庸 结构 
论朱子对儒者家法的拓展与升华
《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8期31-35,共5页白贤 
汉代儒者师门相传的“家法”传统随着汉唐以来的社会演进而日渐衰落。宋代朱熹在治经学时以儒家“道统”为皈依,既恪守“孔门心法”,又参酌兼取众家之说。在《中庸章句》中,朱子将儒者的“家法”观念与儒家的“道统”“心法”联系起来,...
关键词:朱熹 儒者家法 《中庸章句》 道统 理学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发现“中庸”
《山东教育》2020年第33期127-127,共1页吴鑫铭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深深交融,对文学传统、政治艺术、伦理政教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的中庸也可以称作中和,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引游氏言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故“中庸”与“中和”这两个...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庸章句》 中庸 德行 儒家中庸思想 朱熹 伦理 
朱熹《中庸章句》與歐陽竟無《中庸傳》的比較研究 以經典詮釋中的儒佛之辨爲主題
《中国文化》2020年第1期147-155,共9页鄭淑紅 
就儒佛之辨而言,朱子與歐陽竟無可以作爲理學家闢佛與佛學家會通孔佛的兩個典範,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立論旨趣。朱子視《中庸》爲孔門傳授心法或道統聖學一脉相傳的經典依據,以衛道者的姿態判别異端與正統,以闢佛的方式吸收化解佛學義理...
关键词:朱熹 歐陽竟無 中庸 道統 寂體 素隱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被引量:2
《原道》2020年第1期69-83,共15页杨玉婷 
"道统"说在朱子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理解关系到对朱子哲学的整体定位。朱子"道统"说的成熟形态出现在《中庸章句序》,理解《中庸章句》本身有助于我们把握朱子的道统意识。《中庸章句序》指出,子思作《中庸》的原因在忧"道学"...
关键词:中庸 道统 朱子 郑玄 道德心性 
从孟子的道德本心看如何“位其位”
《人文天下》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王家明 
《诗》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杨时曰:“则者,性也。各尽其则,则可以践形矣”,这里的“则”就是物之秉性,是物之理,也可以说是物之“分位”,“各尽其则”即是“分其分而位其位”。朱子曰:“位者,安其所也。”(《中庸章句》)万物自生...
关键词:《中庸章句》 有物有则 道德本心 
天性與人能——朱子釋“天命之謂性”探義
《切磋集系列》2019年第1期69-80,共12页李秋莎 
一、氣形理賦猶命令也《中庸》第一章,朱子認爲是'一篇之體要'(1)。對於第一章的前三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子則進一步指出,這看起來只是在解釋'性''道''教'三者立名的原因,從而直接對應'人之所以爲人、道之所以...
关键词:《中庸》 《中庸章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