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斋残梦》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戏剧》《上海戏剧》《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雀西南飞,千里不徘徊 越剧现代戏《孔雀西南飞》创作的美学追求
《上海戏剧》2010年第10期4-5,共2页金琪军 
遥想五年前,音画越剧《藜斋残梦》的横空出世使鄞州越剧团问鼎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公演之后,各界反响强烈,虽褒贬不一,但鄞州人“敢为、求实、争先、优先”的精神,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曾称此剧为“一位天...
关键词:中国戏剧节 西南 孔雀 《藜斋残梦》 党组书记 越剧团 心灵史 鄞州 
解读沙耆的艺术人生
《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104-107,110,共5页杨英曦 
上世纪40年代曾名噪一时、50至70年代湮没无闻、80年代声名鹊起、90年代再创辉煌的传奇画家沙耆,是怎样一个人呢?根据沙耆的传奇艺术人生而创编的越剧《藜斋残梦》,有如下简介:
关键词:艺术人生 解读 《藜斋残梦》 4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传奇 
海上
《上海戏剧》2008年第4期3-3,共1页
宁波鄞州越剧团新编越剧《藜斋残梦》叙画家沙耆平生。沙耆原名沙引年,字吉留。1914年生于鄞县沙村,求学时因被判“危害民国罪”入狱一年。后得徐悲鸿教导,于1937年告别新婚不久、已有身孕的妻子远赴欧洲,相约三年归国团聚,却延至十年方...
关键词:《藜斋残梦》 越剧团 徐悲鸿 画家 
晓月清风梦深处——越剧《藜斋残梦》中孙氏一角的演绎独白
《戏文》2006年第4期49-50,共2页陈萍 
关键词:独白 演绎 越剧 著名画家 精神生命 艺术家 美术学院 东方学 
谈《藜斋残梦》孙佩钧的角色塑造
《中国戏剧》2006年第5期44-45,共2页陈萍 
关键词:角色塑造 艺术实践 现代戏 赵志刚 越剧 《黎斋残梦》 
状大师传奇人生 扬音画诗剧风采
《中国戏剧》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康式昭 
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宁波鄞州越剧团演出的《藜斋残梦》,使越剧在创新道路上向前跨出了一步。该剧虽还有待加工提高,但他们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值得总结。这一组笔谈文章或许会给读者以及创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传奇人生 中国戏剧节 大师 品格 诗画 越剧 风采 诗剧 《藜斋残梦》 
美的显示和梦的解读
《中国戏剧》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黄维钧 
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宁波鄞州越剧团演出的《藜斋残梦》,使越剧在创新道路上向前跨出了一步。该剧虽还有待加工提高,但他们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值得总结。这一组笔谈文章或许会给读者以及创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越剧 《藜斋残梦》 中国 艺术形式 舞台设计 
凄美萧瑟藜斋梦
《中国戏剧》2006年第2期16-18,共3页胡宇锦 
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宁波鄞州越剧团演出的《藜斋残梦》,使越剧在创新道路上向前跨出了一步。该剧虽还有待加工提高,但他们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值得总结。这一组笔谈文章或许会给读者以及创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上海越剧院 文人 心灵史 书卷气 演出 剧团 画家 《藜斋残梦》 
音画越剧《藜斋残梦》诠释宁波精神和人文价值
《中国戏剧》2006年第2期18-19,共2页金琪军 
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宁波鄞州越剧团演出的《藜斋残梦》,使越剧在创新道路上向前跨出了一步。该剧虽还有待加工提高,但他们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值得总结。这一组笔谈文章或许会给读者以及创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越剧 人文价值 《中国戏剧》 党组副书记 叙事语言 表现手法 秘书长 心灵史 《藜斋残梦》 
灯光大家的导演新作——评越剧《藜斋残梦》的导演艺术
《上海戏剧》2005年第12期13-14,共2页陆军 
伊天夫是新时期中国戏剧界享有盛誉的舞台灯光设计家.一个多月前,听说他在独立执导一部反映画家沙耆奇特人生经历的大型现代越剧<藜斋残梦>,我就有一种先睹为快的期盼,日前终于在逸夫舞台如愿以偿.总体感觉是,该剧题材好,文本的叙事方...
关键词:舞台灯光 导演艺术 越剧 精神分裂症 中国戏剧 人生经历 叙事方式 设计家 新时期 赵志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