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

作品数:77被引量:43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顺朱德泉李勇李兆东伍德林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溪穴穴性及临床应用
《中医学》2024年第12期3321-3326,共6页施凤 周建伟 
通过对历代医家关于太溪穴记载内容的整理,从太溪穴的穴名穴义、多样穴性和功效主治进行分析,按照病因病机的不同,通过引用古籍及现代研究成果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出其在经气阻滞、肾精失养、阴阳失衡、气机失畅和水液失调方面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太溪穴 穴性 主治 临床应用 文献研究 
关元穴性特点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5期138-141,共4页吴丰圆 靖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004438];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FBJG20210024]。
关元穴能否通过补虚以延缓衰老,尚缺少考据与论证,故结合虚损致衰和病理产物致衰的病因病机,对古代医籍中关元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总结出关元穴补中有通的穴性特点。关元穴穴名具有养生内涵,受道家思想影响,由位置关系而引申出保健延...
关键词:关元穴 穴性 衰老 综述 
肾俞穴穴性及用法新探被引量: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659-663,共5页黄桃 黄鸿鹏 石建爽 文希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资助项目(编号:20221038)。
肾俞穴作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范畴,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该穴位于人体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直行支脉循行处,且为足少阴经脉之标部所在,故具有特殊的穴性。但当前对于肾俞穴穴性及运用...
关键词:肾俞穴 穴性 刺灸方法 穴位配伍 针刺深度 用法 新探 
三间穴临证备考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2期656-659,共4页张艳琳 吴松 周婷 罗志辉 顾骁磊 陈子琴 陈贝 陈佳 王昆秀 陈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56号)。
通过对文献古籍中有关三间穴内容的搜集和梳理,从三间穴命名立意,挖掘三间穴特殊穴义,探讨三间穴多样穴性和功效主治,按照疾病机理的不同,分析三间穴主治疾病的异同点,归纳总结其在筋骨痹阻、神志失守、津液失常和六经伤寒方面的广泛运...
关键词:三间穴 穴义 穴性 主治 临床 文献研究 
列缺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杨彧婷 童伯瑛 游世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45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J0135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J05194)
列缺穴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任脉,且为针灸临床“四总穴”之一。本人在查阅古今针灸经典及相关文献记载中,发现列缺穴除了可治疗头项病证“头项寻列缺”,还可用于肺系上焦系统、中焦系统、下焦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列缺穴 穴性 临床应用 
后溪穴探析被引量:2
《湖北中医杂志》2023年第11期46-49,共4页俞淑铧 高锋 
湖北省中医院首批昙华林名医、学子培养项目(鄂中医院子[2018]72号);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第六批)(武卫生计生通[2018]116号);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暨湖北名医工作室项目(鄂卫通[2019]47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工程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
腧穴是针灸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千金翼方》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古人重视名正言顺,穴位的命名有其历史内涵、文化背景与功效作用。后溪首见于《灵枢·本输》,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位于手掌内侧第五掌指关节近端尺侧缘...
关键词:后溪穴 腧穴涵义 腧穴穴性 临床运用 
《黄帝内经》“七次脉”穴的特点及应用浅析被引量:3
《中国针灸》2023年第8期959-962,共4页吴昊晟 苏航 朱超 吴生兵 周美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858、81674058;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ZYYLJRC201911。
对《黄帝内经》“七次脉”穴的释义、定位归经、主治病症进行归纳梳理,发现“七次脉”穴是“根溜注入”中的“上入穴”,与“离入出合”的“出合”部位相应,并包含气海、髓海的输注穴。提出“气阻于颈关,可取之七次脉”的新观点,以期为...
关键词:七次脉 《黄帝内经》 颈关 穴性特点 临床应用 
《穴性赋》中“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以太溪、阴郄)”之原理浅析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15期4-7,共4页李迎恺 李国徽 郑云雪 杨华栋 何莉 李婷婷 
银川市科技创新重大重点专项(2021-SF-00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EG03036)。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多汗症”,涉及内分泌、结核、肿瘤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疾病。针灸治疗盗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优势明显。该文基于《穴性赋》“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以太溪、阴郄)”,分析盗汗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并从穴...
关键词:《穴性赋》 盗汗 间使 太溪 阴郄 
风市治风考
《中国针灸》2023年第7期829-834,共6页牟东晓 杨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12021A03401;中国中医科学院优青人才专项项目:ZZ13-YQ-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90。
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对“风市治风”认识产生的背景与演变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古代风市穴主治表述中未见与“风”直接相关的内容,“风市治风”也尚未成为普遍共知的表述,其在近代穴性理论和现代针灸辨证论治体系影响下才逐渐成为约定俗成...
关键词: 风市 治风要穴 穴性理论 看部取穴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中医学》2023年第6期1338-1342,共5页解建利 沈湘媛 江明霞 程为平 
合谷穴是针灸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腧穴,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邪”“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理气通腑,健脾和胃”“通关开窍,镇静安神”“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合谷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
关键词:合谷穴 穴性 临床应用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