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汉对音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蒋冀骋刘俊一乔全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青岛教育学院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的原创意义
《求索》2014年第4期135-139,共5页乔全生 
蒋冀骋教授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是一部颇具原创意义的著作。该著以"阿拉伯语-汉语"对音资料来研究元代汉语语音,可谓独辟蹊径。在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背景的建构上,可谓坚毅大气。在具体探究中,该著也是朴而出新,在热点问题...
关键词:《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 原刨 元代汉语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出版
《语文研究》2013年第3期30-30,共1页本刊讯 
蒋冀骋著《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于2013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之一,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的结题成果。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回回药方》的...
关键词:阿汉对音 元代汉语 汉语语音 出版 《回回药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社会科学成果 中华书局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出版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3期25-25,共1页
蒋冀骋著《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于2013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回回药方》是元末明初传人中国的重要阿拉伯波斯医药典籍,其中的“阿拉伯语一汉语”对音是研究元代汉语语音的珍贵史料。《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穷尽性地研究了...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 阿汉对音 元代汉语 出版 《回回药方》 《中原音韵》 语音演变 阿拉伯语 
以山东东区方言试证《中原音韵》知、章、庄三系两分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刘俊一 
引言学术界对于《中原音韵》知、章、庄三系声母的研究,断断续续已有半个多世纪,见仁见智,至今未见共识。讨论知、章、庄三系的分合,有两个关键问题应当深入探索:一是知系是否分为两类;二是章、庄二系是否形成对立。本文将以山东...
关键词:《中原音韵》 方言 山东 阿汉对音 学术界 引言 声母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说略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4期2-12,95,共11页蒋冀骋 
国家社科基金<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项目编号:04BYY016)
根据《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材料,研究了元代汉语语音的声母和韵母,得声母21个,韵母34个。
关键词:回回药方 阿文 对音 转写音 国际音标 
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4期12-20,共9页蒋冀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部分成果
介绍了学术界对《中原音韵》"支思"韵音值构拟的各种说法和论证依据,讨论了诸论据存在的问题,从《中原音韵》本身和阿汉对音的角度论证了《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应为。
关键词:中原音韵 支思韵 阿汉对音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读音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2-15,共14页蒋冀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部分成果。
介绍和评价了各家对《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分合的观点,根据《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从音理和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合一。
关键词: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章知庄三系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疑母被引量:9
《汉语学报》2007年第1期11-20,共10页蒋冀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部分成果。
《中原音韵》的疑母大多消失了,个别小韵还保留着,《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所放映的语音情况大致相同。是什么原因促使疑母消失,什么条件使疑母得以保留?我们给予了探讨。
关键词: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疑母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读音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103-105,共3页蒋冀骋 
利用《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材料,构勒了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语音情况,讨论了它的演变机制。
关键词: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元代汉语 影、云、以母 
从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的入声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3期2-8,共7页蒋冀骋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部分成果。
本文较全面地考察了前贤研究《中原音韵》入声的不同意见,通过对阿汉对音材料中入声的全面考察,补充证明了《中原音韵》无入声的观点。
关键词:中原音韵 入声 阿汉对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